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春秀白术心》(上卷)(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楔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川东大巴山,峰峦如聚,云雾如织,山中草木,皆承日月精华,蕴五行之性。其中,白术得中央土气最厚,性甘温而质坚实,生于阳坡黄土,春生苗,夏展叶,秋实根,冬藏精,如一位沉默的老者,守着“健脾燥湿”的本分,却在某段岁月里,因一颗至纯的孝心,被赋予了温暖的人性光辉。

清代嘉庆年间,大巴山深处有个村落,名“清溪沟”。村里有位媳妇叫春秀,嫁入李家三年,待婆婆如亲母。那年,“水运太过”,阴雨连绵,“太阴湿土”之气弥漫,婆婆染了“久泻”之症,日渐羸弱。春秀为寻一味能治腹泻的“白心草”,独闯深山,以血肉之躯诠释了“孝”字的重量,更让白术这株草木,成为连接孝心与医道的纽带。这段故事,便从那个雨雾蒙蒙的清晨说起。

第一卷:婆病沉疴,孝媳心焦

清溪沟的雨,一下就是半月。李家的土屋漏着雨,用陶罐接着,滴答声敲得人心里发慌。春秀的婆婆斜倚在床头,脸色蜡黄如陈年竹纸,颧骨高耸,眼窝深陷,连说话都透着气若游丝的虚弱。“又拉了……”婆婆刚说完,便挣扎着要下床,春秀连忙扶住,端来的陶盆里,粪便稀溏如泥水,还带着未消化的谷粒。

这“久泻”的病,从入秋就缠上了婆婆。起初只是偶尔拉稀,后来越来越重,一日要拉七八次,请来的郎中换了好几位,开的药不是黄连就是黄柏,说是“清热止泻”,可药汤下肚,婆婆拉得更厉害了,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了。“这不是热证,是寒湿伤了脾土啊。”老郎中最后叹着气摇头,“脾主运化,湿困脾土,就像堤坝垮了,水止不住地流,得用温燥的药才能补住。”

春秀听在心里,夜里抱着婆婆冰凉的脚,眼泪悄悄落在衣襟上。她想起村里老人们说的,大巴山深处有种“白心草”,根茎雪白,能治“水泻”,只是山路险峻,少有人敢去采。“只要能治好娘的病,再险我也去。”春秀对着油灯起誓,灯花“噼啪”一声爆响,仿佛应和着她的决心。

次日,春秀把家里仅存的糙米熬成稀粥,一勺勺喂给婆婆。“娘,您再撑几日,我去山里找药,一定能治好您。”婆婆拉着她的手,枯瘦的手指冰凉:“傻媳妇,那山太险,别去……”春秀强忍着泪,笑着说:“娘放心,我命大着呢。”她揣了两个玉米饼,背上竹篓,拿了把砍柴刀,毅然走进了雨雾弥漫的山林。

第二卷:深山寻药,险途血痕

大巴山的雨,带着股刺骨的寒。春秀沿着泥泞的山路往上爬,蕨类植物的叶子上沾满雨水,打湿了她的裤脚,冷得像冰。山路陡峭,长满了青苔,稍不留神就会滑倒。她扶着岩壁,一步一滑地往上挪,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找到白心草,救婆婆。

“白心草喜阳坡,得找向阳的地方。”春秀记着老人们的话,往南坡攀登。越往上,雾气越浓,能见度不足三尺,只能听见自己的喘息和远处的鸟鸣。爬到一处陡坡时,脚下的石头突然松动,春秀惊呼一声,顺着坡滚了下去,额头撞在岩石上,顿时血流如注,左腿传来一阵钻心的疼——骨头错位了,小腿以一个诡异的角度歪着。

她疼得浑身发抖,冷汗浸透了衣衫,却顾不上哭,只是咬着牙检查伤口。额头的血糊住了眼睛,她用袖子擦了擦,看着扭曲的左腿,心里一阵绝望:“难道就这么回去了?娘怎么办?”这时,一阵风吹过,雾霭稍散,她瞥见不远处的阳坡上,有几株植物叶片舒展,在雨中透着油绿的光。

“那是……白心草?”春秀眼睛一亮。她咬着玉米饼,攒了点力气,用砍柴刀当拐杖,拖着伤腿,一点点往阳坡挪。每挪一步,左腿就像被撕裂一样疼,地上留下一串带血的脚印,混着泥水,触目惊心。爬到阳坡时,她已经筋疲力尽,瘫倒在草地上,大口喘着气。

眼前的植物,叶片呈羽状分裂,边缘有细密的锯齿,茎秆直立,透着一股韧劲。春秀颤抖着伸出手,抚摸着叶片,一股淡淡的温厚香气钻进鼻腔。她用砍柴刀小心翼翼地刨开周围的泥土,露出底下的根茎——果然是雪白的,断面渗出乳白的汁液,很快凝结成珠,细看之下,还有细密的棕黄色油点(朱砂点)。“找到了!真的找到了!”春秀喜极而泣,抱着这株白术,仿佛抱住了婆婆的命。

第三卷:灶心合药,寸心温脾

春秀是被进山打猎的猎户发现的。当她被背回清溪沟时,已经昏迷了过去,左腿肿得像水桶,额头的伤口结了黑痂,怀里却死死抱着那株白术,根茎上还沾着她的血。

醒来时,婆婆正坐在床边抹泪。春秀忍着疼,笑着说:“娘,您看,我把药找回来了。”她不顾自己的伤,挣扎着要下床煎药。猎户说,这白心草叫白术,治腹泻得配灶心土才好。春秀连忙让邻居帮忙,从灶膛里刮了些烧得通红的灶心土(伏龙肝),用布包好,和白术一起放进陶罐。

“白术性温,能健脾燥湿;灶心土也是温的,能温脾止泻,”邻居是个懂点医理的老人,在一旁指点,“这叫‘相使’,灶心土能帮白术把力气用到脾上,效果才好。”春秀仔细听着,往陶罐里添了些清溪沟的泉水,坐在灶前,用微弱的火苗慢慢煎。

药香随着蒸汽弥漫开来,温厚中带着烟火气,驱散了土屋的霉味。春秀舀出药汤,放温了,用小勺喂给婆婆。第一口药下肚,婆婆的眉头微微舒展;第二口,她咂了咂嘴,说:“不苦,还挺暖。”春秀的心,像被灶火烤过一样,暖暖的。

接下来的日子,春秀一边养伤,一边给婆婆煎药。她的腿肿得下不了地,就趴在床上,指挥邻居帮忙采白术、刮灶心土。每天三剂药,她都亲自熬,亲自喂,看着婆婆喝完,才肯放心。左腿的疼越来越重,有时夜里疼得睡不着,她就咬着被子忍,怕惊醒婆婆。

半个月后,奇迹发生了:婆婆的腹泻次数少了,从一日七八次减到两三次,粪便也成型了些。她能吃下小半碗粥了,脸色也有了点血色。“秀啊,这药真管用,”婆婆拉着春秀的手,“你看我,有力气了。”春秀笑着点头,眼里的光却越来越暗——她的腿已经发黑,伤口感染了,高烧不退。

第四卷:孝魂化草,春意满山

春秀终究没能熬过那个冬天。在婆婆腹泻基本痊愈的那天,她安静地闭上了眼睛,脸上还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全村人都来送她,看着这个才二十五岁的媳妇,为了救婆婆,把命丢在了深山,无不落泪。婆婆抱着春秀的遗体,哭哑了嗓子:“我的好媳妇,是我害了你啊……”

按照春秀的遗愿,村民们把她葬在了她挖白术的那个阳坡。下葬那天,天空放晴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坡上,暖洋洋的。

第二年开春,冰雪消融,溪水潺潺。有个猎户路过春秀的坟地,惊讶地发现,那片阳坡上,竟长满了绿油油的白术,叶片在春风中舒展,像无数只小手在招手。根茎挖出来,个个肥白,断面的朱砂点比寻常白术更密,香气也更醇厚。

“是春秀姑娘的孝心化的啊!”猎户回去一说,全村人都来看。婆婆拄着拐杖,走到阳坡上,抚摸着白术的叶片,泪水滴在泥土里:“秀啊,你还在惦记着娘,惦记着大家……”

村民们小心翼翼地采了些白术,留下种子,种在村子周围的阳坡上。用这些白术治腹泻,效果格外好,尤其是老人的“久泻”,用白术配灶心土,往往药到病除。有人说,这是春秀的孝心融进了白术里,让它有了灵性;也有人说,是春秀舍不得离开,化作白术,继续守护着她牵挂的人。

清溪沟的郎中,每次用白术给老人治腹泻,都会给学徒讲春秀的故事:“这味药,性温,像春秀姑娘的心;能健脾,就像她守着婆婆的那份韧。用药如尽孝,得有诚心,药才肯使劲。”学徒们点点头,看着药罐里翻滚的白术,仿佛看到了那个拖着伤腿,在雨中攀登的身影。

(上卷终)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斗罗:我的系统靠吐槽
斗罗:我的系统靠吐槽
关于斗罗:我的系统靠吐槽:([绝世唐门]+[季绝尘]+[吐槽系统],季绝尘的静与吐槽系统的吵闹,荆紫烟的嬉皮。在系统的帮助下,他领悟了寂灭之剑,他将会在斗罗大陆与气运之子霍雨浩与神界唐三会有什么样的纠葛?)如果一把剑,能斩断规则、因果乃至命运,世界会怎样?季绝尘就握着这样一把“寂灭之剑。他
喜欢小古风筝
平凡岁月生活
平凡岁月生活
关于平凡岁月生活: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几人能被铭记?平凡岁月中,活出自己的精彩,即是无愧此生。岁月匆匆红尘客,长路漫漫任我行。命运如何谁人知,笑谈春夏与秋冬。
陈金童
我在仙门当总监
我在仙门当总监
前世卷生卷死,终于在35岁荣升互联网大厂项目总监的张伟,在连续加班七昼夜后,眼前一黑,重生到了一个修仙世界。看着低效的宗门管理、混乱的资源配给和弟子们空洞的“向道之心,张伟的职业病彻底爆发。他决定,要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智慧,对这个落后的修仙界,进行一次降维打击!于是,一场关于KPI、OKR、流程图和团队建设的仙门改革,爆笑开启。
拂云笺
被虫族抛弃后我成了真虫母
被虫族抛弃后我成了真虫母
关于被虫族抛弃后我成了真虫母:+++++刚穿越不久的珞珈被虫族大佬发现,带回虫族精心照顾。他们告诉珞珈,珞珈是虫族的希望,是珍宝。面对虫族的照顾,珞珈决定成为一个合格的虫母报答他们。直到有一天,珞珈发现,他们对他好只是想要他的腺体。他们的珍宝也另有其人。后来,失去腺体的珞珈流落街头,被人类将军捡了回去。他教给珞珈如何活下去的能力。珞珈渐渐地喜欢上了他。可惜没多久,他喜欢的人因为一场人类帝国的叛乱
顾冥冥
快穿:妖精她横行武侠
快穿:妖精她横行武侠
关于快穿:妖精她横行武侠:花月影,一只吞了混沌至宝的上古花妖,为摆脱“万界管理局的追捕,被迫绑定了反派洗白系统。她的任务,是穿越到各个崩坏的武侠世界,去“感化那些注定与主角为敌的妖精同行。可花月影岂是循规蹈矩的主?于是——面对侠之大者乔峰,她在青石桥上燃尽妖力,赌他一滴泪。面对优柔仁侠张无忌,她在濠州婚宴现出九尾,宣告“我只守他一人。面对枭雄东方不败,她让黑木崖开满彼岸花,为他的终局献上巅峰的浪
猫街小说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