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醍醐灌顶悟甘寒(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最新章节。

第四章 立夏熔金·炽风灼骨伤元府 / 小满沛泽·(续)

第三折 小满沛泽·云腾致雨辨真机

小满之日,昆仑山巅的“六气测候台”升起九色烟柱——这是土气承天的吉兆。赤鳞君站在台边,看东方云海如羊群般翻涌,每朵云竟都透着淡淡的金色。他指尖抚过鳞片,感知到体内火土二气正随着潮汐般的云气起伏,忽然想起《六气经纬》中“小满太阴湿土,土润溽暑,万物华实”之语。

“赤鳞君!”小芝的呼喊惊破云层,只见她驾着药葫芦低空掠过,裙角沾满泥浆,“山脚下的牧人都病了!个个说心口烧得慌,可喝了冰水又喊肚子疼!”

赤鳞君跃下高台,鳞片在日光下折射出火土交织的光晕。未至村落,已闻见此起彼伏的呻吟声:三十余牧民横卧帐中,有的抓着铜壶往嘴里灌凉水,有的却裹着三重皮袄发抖,更奇的是人人面色潮红如醉,舌苔却白腻水滑。

“怪哉!”藏红花仙子掀开帐帘,她的花瓣在湿气中显得格外润泽,“此等大热之象,为何脉沉细如丝?”

赤鳞君按住一位老者寸口,指下脉象竟似游丝,重按则觉尺部冰凉彻骨。他随手翻开老者衣襟,只见胃脘处敷着整块雪莲花冰泥,周围皮肤已泛起紫斑:“又是误服寒凉。小满之时,阳气方盛于外,而阴气始生于内,若贪凉饮冷,必致中焦寒湿凝滞,虚火浮越于上。”

雪莲花仙姑手持冰晶瓶闯入:“我刚炼了清热露——”话未说完,赤鳞君已挥袖打翻她手中玉瓶,冰晶触地瞬间化作缕缕白气,竟在帐中凝成霜花。

“你看这霜气!”他指着地面,“人之脾胃如灶炉,今炉中湿柴堆积,火势反被逼于外。若再以冰雪浇之,便是火上浇油!”

正说着,一名少年突然抽搐着坐起,双目圆睁却失焦,喉间发出“咯咯”怪响。赤鳞君定睛一看,见他舌底青筋暴起,竟呈紫黑色——此乃真寒逼假热之危象!

“速取红景天三钱、干姜一钱、黄连三分。”他语速极快,“干姜温中散寒,黄连反佐引火,红景天...取三年生嫩根,其性温而不燥,最能扶脾阳而通心脉。”

小芝愣住:“黄连?上次立夏用了黄连,这次还要用?可药性相反...”

“小满者,阴阳相半也。”赤鳞君将药材投入铜炉,以掌心真火慢煎,“阳欲升而阴欲降,故需以辛开苦降之法,调其升降。黄连虽寒,量小则无碍,反能为诸温药向导,此即《内经》‘甚者从之’之理。”

药汤煎成时,帐外忽然滚过闷雷,豆大的雨点砸在牦牛皮帐上。赤鳞君掀开帐帘,见雨水中竟夹杂着细小的冰晶——这是土湿过盛,金气被郁的征兆。他心中一动:今岁客运为太商金,主运少徵火,火金相搏本易致气逆,偏偏小满湿土当令,金气遇湿则凝,反将火气格拒于外。

“来,喂他喝药。”他将汤勺递到牧民手中,“喝时先含一口姜汤,再服药汤,以顺其性。”

奇迹在盏茶工夫后发生:原本高热烦渴的牧民们,喝完药后竟纷纷打起寒颤,继而咳出白色粘痰。赤鳞君趁机以掌心火土之气温熨他们的神阙穴,只见淤积的寒湿之气化作白雾从毛孔透出,帐中弥漫的焦热气息逐渐被泥土的清香取代。

“现在可饮温粥了。”他取来炒薏米与山药,“脾喜燥恶湿,待中焦温通,再以甘淡之品扶土利水。”

雪莲花仙姑面色惭赧,指尖拨弄着冰晶瓶:“我原以为夏日必用凉药...却不知寒邪伏于内,反激虚火外越。”

赤鳞君望向帐外雨幕,见远处药圃的红景天在雨中轻轻摇曳,嫩叶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晕:“天地之道,满而不盈。就像这红景天,生在高寒之地却性温,看似与环境相悖,实则顺天应人——高原多燥寒,唯温药能化燥为润,此乃‘以热治寒,以温化燥’之理。”

忽然,他察觉鳞片间有异样震动,抬眼望去,只见五运灵台方向腾起金色光柱,光柱中隐约可见药神大人手持罗盘的身影。赤鳞君心中一动,辞别众人,踏云向灵台飞去。

第四折 醍醐灌顶·五运周天悟圆机

灵台之上,药神大人负手而立,脚下罗盘正缓缓转动,指针停在“土金交争”之位。赤鳞君叩首时,发现罗盘边缘刻着密密麻麻的节气与药名,红景天的位置恰与小满、大暑二节相连。

“可知为何红景天需配黄连?”药神指尖拂过罗盘,金火二气在土位相撞,迸出点点火星。

“因火金相搏,需土为媒。”赤鳞君沉思道,“黄连味苦入心,能降心火之亢;红景天甘温入脾,能培土生金。二药相合,使火不刑金,金得土生,此乃‘培土生金’‘交通心脾’之法。”

药神点头,袖中飞出二十四节气牌,依次排列成圆形:“小满者,阳极而未极,阴生而未盛。此时用药,需如持盈保泰,不可过寒过热。红景天性温而质润,恰合‘温而不燥,润而不腻’之妙,故能在夏月扶阳而不伤阴。”

话音未落,节气牌突然旋转起来,小满牌与立夏牌相撞,迸出真火与寒水虚影。赤鳞君眼前浮现出立夏时的商旅与今日牧民——前者因气虚而火浮,后者因湿盛而火格,病因不同,治法却皆用甘温,何也?

“病象虽同,病机各异。”药神看透他的心思,“立夏之证,责在土虚不能伏火;小满之证,责在土湿反侮于火。然治则皆不离培土,因土为火之子,金之母,土旺则火有所归,金有所承。”

赤鳞君恍然大悟,想起《脾胃论》中“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语。他低头看自己的鳞片,火土纹路此刻竟化作太极图状,红点与黄点此消彼长,正如阴阳二气在小满时节的微妙平衡。

“去看看你的药圃吧。”药神挥手撤去幻象,“天地之气,已在其中种下妙理。”

回到六气药圃,赤鳞君发现火土区的红景天竟生出双层叶片:下层叶色深赤,叶脉如火焰状;上层叶色明黄,边缘泛着金芒。他轻轻触碰叶片,下层传来温热感,上层却透着清凉——同一株药,竟兼具温凉二性!

“这是天地对‘满而不盈’的示现。”藏红花仙子不知何时来到身后,“就像那牧民的病,外现大热而内藏大寒,非具双重药性之药不能治。”

赤鳞君闭目冥想,只觉体内火土二气正在分化融合:火之气上升至心,化为甘温之性;土之气下归于脾,化为甘淡之性。二者在中焦相遇,竟生出一缕清润之气,向肺脏蔓延而去——这正是红景天“入心肺二经”的玄妙所在。

夜幕降临时,雨停了。赤鳞君站在药圃中,看小满的月光洒在红景天叶片上,露珠折射出七种颜色,恰似中药的酸苦甘辛咸涩淡。他忽然明白,为何药神要让他历经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都是一味药的修行;每一种气候,都是一次药性的勘验。

“小芝,明日去告诉山下牧民,”他摘下一片双层叶,放入锦囊,“小满后不可贪凉饮冷,宜常服‘红景天姜枣茶’。温能扶阳,甘能养中,此乃顺应天时之道。”

小芝接过锦囊,忽然指着叶片惊呼:“赤鳞君,你看!”但见红景天叶片上的露珠竟凝结成“甘温除大热”五个古篆,在月光下闪烁不定,随即融入泥土,消失无踪。

远处,昆仑山的药灵们正在调配新的方剂,雪莲花仙姑已学会在凉药中加入少许温药引经,藏红花仙子则在研究如何用红景天配伍滋阴之品。赤鳞君望着星空,想起药神说过的“医者,调气也”——所谓调气,不过是顺着节气的脉络,在阴阳消长中找到那一点恰到好处的平衡。

章末诗赞

小满云生土润时,阴阳相半最宜思。

甘温非是违天令,真火原从坎位驰。

一片赤鳞含二气,几星黄连引三焦。

若知药里藏天地,须向昆仑望月池。

此章以小满“满而不盈”为核心,通过“真寒假热”病案展现红景天“甘温除大热”与“反佐配伍”之妙,将五运六气“土金交争”、脏腑“心脾同治”等理论融于神话叙事。下一折《芒种结籽·金蜂盗蜜破坤络》将聚焦“燥邪伤肺”,探讨“酸收甘缓”治法,敬请期待。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唐穿日常
唐穿日常
作为穿越女的明洛,初来乍到免不了一番雄心壮志。可惜现实比人强。她曾仰望的封建明珠,所谓的贞观年间,到头来也不过是吃人的盛世华章。
八毛和肥崽
善良如我,竟进化成了一切的反面
善良如我,竟进化成了一切的反面
猜猜封面中哪个是主角?[吞噬进化+杀伐果断+无女主]“混蛋,让这个世界流眼泪的家伙,我绝不会放过!……
至仁至孝至善至德真君
华夏精英
华夏精英
关于华夏精英:火星强国华夏,拥有一批精挑细选的精英公民。他们为了人类未来可以长存宇宙,奉献一生。他们科研创新,造福人类,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他们在太阳系遭受史无前例的灾难之际,人类快灭绝时,义无反顾地纷纷踏上了拯救全人类的不归路。他们就是华夏精英,人类的福星。
东吴氼
九劫重生
九劫重生
废脉少年,身负神尊魂;焚天烈焰,燃尽诸天劫!前世陨落之谜未解,今生丹田被毁之仇未报!然而,更大的阴影早已笼罩诸天。“荒欲令万界归寂?吾以焚天神炎,炼化虚无!身怀,掌焚天煮海之伟力。聚伙伴,战天骄,破王朝,闯星海!凡阻我路者,神魔皆斩!凡欲灭世者,焚烬成灰!天元大陆,只是起点;破碎星海,方显峥嵘;诸天万界,终成战场!看林昊如何以凡躯神魂,执掌混沌劫火,踏破神域帝境,直面那令诸神黄昏的终极恐惧!在永
齐云泽
黄泉生死诀
黄泉生死诀
关于黄泉生死诀:他是一个捡来的孩子。在一个义庄的棺材里捡到的。因为那天吓着大雨,很多进来躲雨鸟儿都被打湿了羽毛,乱糟糟的落了一地,所以捡到他的那个乞丐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顾羽。姓是乞丐给的,所以他从记事的时候起就叫那个乞丐做师父,其实在他内心里,乞丐就是他的父亲,不过乞丐说自己还没有成过亲就有了儿子,以后就想找个女人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就只让他以师父相称。
流浪龙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