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番外第19章 南军阵地(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嘉庆变法:数据治国》最新章节。

1913年4月18日·南京秦淮河·南军「蚕丝磁导炮」阵地,陈墨年掀开蒸汽篷布,露出藏在画舫底部的「春蚕一号」磁导炮。炮管由江南制造局的抗磁钢锻造,表面刻着《蚕书》密纹,内部缠绕着浸过磁导蛋白的蚕丝线圈。三十六个桑蚕养殖箱沿炮身排列,每个箱内都有匠人用算筹敲击《天工开物》记载的「三眠三起」节奏,激发蚕群吐丝时的生物电脉冲。

「生物电储能达到八成,」助手阿林盯着西门子电流表,镜片后的偏振片映着跳动的蓝光,「但蒸汽压力只剩额定值的六成,锅炉工说煤舱里混着一半竹碳粉。」

陈墨年用算筹敲击炮管的「急」字密纹,蚕丝线圈随之发出蜂鸣。他望着秦淮河面的薄雾,想起伦敦实验室的电磁感应实验——此刻炮管内的抗磁砂颗粒,正通过蚕丝蛋白的生物电激活,形成可扭曲磁场的「流动磁晶」。

「傅里叶计划第三阶段启动。」陈墨年将刻有傅里叶级数的算筹插入炮管的「地」位插槽,黄铜齿轮开始转动,带动内部的西门子电磁线圈切割磁感线。抗磁砂在炮管内形成的磁晶阵列,随着算筹敲击的节奏变换阵型,宛如流动的《九章算术》算阵。

掌柜的抱着一捆抗磁砂导线冲进阵地:「北洋侦察机又来了!」他将导线接入炮管的「天」位插槽,导线外皮的竹碳涂层与抗磁钢产生微弱电弧,「星洲华侨送来的竹碳导线,导电率比德国货高两成!」

陈墨年点头,目光落在炮管尾部的布朗尼相机上——那是用来拍摄磁导波形的装置。相机胶卷上的干涉条纹显示,蚕丝磁导炮的磁场均匀度已达到八成,足以干扰北洋「神机四号」的星象校准。

当北洋克虏伯磁导炮的猩红光束穿透晨雾时,陈墨年果断下令:「释放磁导乱流!」三十六个桑蚕箱的箱盖同时弹开,数百万只蚕蛾振翅飞起,翅膀鳞片上的抗磁砂微晶与炮管磁场产生共振,在秦淮河面形成肉眼可见的蓝色雾障。

「他们的瞄准红光偏移了!」阿林指着望远镜,北洋炮群的光束在雾障中扭曲成螺旋状,「傅里叶级数奏效了!」

陈墨年却注意到电流表指针急剧下降:「生物电消耗过快!」他抓起算筹,快速敲击出《蚕书》中的「止蚕歌」节奏,蚕群逐渐平静,生物电输出趋于稳定。「通知锅炉工,」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把剩下的竹碳全塞进炉膛,就算炸了锅炉,也要撑到亥时!」

暮色中,秦淮河面的「防」字筹灯依次亮起,每盏灯都是一个微型磁导干扰源,由金陵大学设计的西门子微型发电机驱动。陈墨年望着炮管上的蚕丝线圈,想起孙中山说过的话:「算筹是笔,抗磁砂是墨,咱们要用文明的墨水,在钢铁森林里写诗。」

阿林递来一杯掺着竹碳粉的可可:「陈先生,北洋的第二轮炮击要来了。」

陈墨年接过杯子,杯底沉着细小的抗磁砂颗粒:「你知道为什么用桑蚕吗?因为它们一生只做一件事——吐丝。就像我们,一生只做一件事——守护。」

蒸汽钟敲过七下时,北洋炮群的光束再次袭来。陈墨年将最后一枚刻有「守」字的算筹插入炮管,蚕丝磁导炮发出蜂鸣般的共振,与秦淮河的水波、匠人的算筹敲击声融为一体。在蓝色磁雾中,北洋的猩红光束如同陷入蛛网的昆虫,最终偏离轨道,击中空荡荡的江心洲。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