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最新章节。
			     政治斗争只讲利益,不讲对错,南匈奴去卑向曹魏表达诚恳的认错态度。
 曹丕便赦免了他的罪过,让他以后老老实实的在北边做大魏的藩属。
 当然,是不是权宜之计谁也不好说。
 因为双方都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实力在现在跟对方打上一场,各自有各自的麻烦要处理,因此最佳选择都是接受议和。
 大笔的钱粮赔偿分批交付,再加上司马懿肯向本地豪族让步,也得到了他们拿出部分家财的资助。
 所以他手里的物资肉眼可见变得充盈起来,这为他发起对鲜卑人的秋季攻势提供了物质基础。
 然而北疆的隐患不止鲜卑一个。
 辽东的公孙渊似乎在看到北方大乱斗的情况后非常兴奋。
 辽东三代基业让他觉得自己兵精粮足,因此公孙渊认为是时候谋求北方霸主的地位了。
 有没有那个能力先不说,公孙渊真的很能作。
 虽然孙权现在因为不想吸引曹魏火力,而与公孙渊只保留地下情不敢公开。
 但公孙渊可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他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找到自己的施政方针,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他找到的盟友便是塞外鲜卑,而他要近攻的目标则是乌桓。
 乌桓人在数次被中原王朝击败之后,已经渐渐分化成两部分。
 尤其是乌桓的最后一任大单于蹋顿在白狼山之战中被张辽斩杀,自此乌桓各部落彻底离散,无法重新凝聚。
 一部分向塞外逃窜,融入了鲜卑、夫余、高句丽或者迁居辽东。
 另一部分则是内迁,成为中原王朝的打手,并且不断汉化。
 其实乌桓人算是相当倒霉的北方游牧民族了,整个部族从诞生到消亡,九成的岁月都在受他族欺负。
 汉初,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离散,乌桓这一支逃至乌桓山,因以为号。
 信奉萨满教,认为死者之魂历经险阻回归到赤山是最好的归宿。
 因为乌桓势孤力单,被匈奴人征服,役属于匈奴。
 匈奴单于每岁向乌桓征收牲畜、皮革。
 若逾时不交,便没收其妻子为奴婢,十分严苛。
 成为匈奴人附庸之后又遇上汉武帝,西汉对匈奴发动大规模反击。
 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
 乌桓又转为汉朝的附庸,被南迁。
 始置护乌桓校尉,持节监护乌桓各部不得与匈奴通,其内政、外交、贸易都受到汉朝廷的掌控。
 后来匈奴人渐渐恢复生机后也对乌桓进行着压榨。
 乌桓成为匈奴王庭和大汉帝国的双重附庸国。
 王莽执政,令乌桓不再向匈奴缴纳皮布税。
 匈奴遂劫掠乌桓人畜,让乌桓生活苦不堪言。
 王莽又驱乌桓攻匈奴,以乌桓妻子为质,以杀戮为威。
 苛政猛于虎,逼得乌桓人投降匈奴,劫掠汉人。
 汉光武建武二十二年,匈奴发生内乱,且遭旱灾蝗祸。
 乌桓终于发现机会,乘机攻击之,匈奴逃往漠北。
 乌桓自此站起来了,不再给人当狗了。
 连汉光武帝刘秀都要以金、帛贿赂拉拢乌桓大人。
 然而,三年后,小冰河时期来临,牧草不丰,牲畜死亡,人口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