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最新章节。
			     他们心忧考试结果,每日待在旅馆里度日如年。
 尤其是对于那些底层寒门,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宝贵,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他们想要打听阅卷的情况,但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阅卷方面,刘禅进行了严格保密。
 内有乾天卫军里三层外三层的将场地保护起来,外有东厂的人在周围监视。
 食物什么的早就备齐,在榜单出来前,任何人都不得出入。
 吃住睡全都在阅卷场所,全天候十二个时辰有人巡逻。
 一千二百三十四份考卷,经过各官署抽签而组成的阅卷团的九名官员初审。
 认可的画圈,不认可的画斜线。
 一份试卷若是能得到五个圈,也就是得到一半以上的人认可,便是通过了初审。
 然后刘禅则是和杨洪、伊籍、郭攸之、董和、光禄勋赖恭、少府卿王谋等七人,对得到认可通过初审的试卷进行复审。
 光禄勋赖恭、少府卿王谋这两位是九卿高官,资格老,位份高。
 而六十多岁的老同志董和,便是刘禅的太子府重要班底成员董允的父亲。
 现任掌军中郎将,署大司马府事。
 从职位上来看,他的工作实际上相当于太尉,协助刘备管理天下兵马。
 虽然没有太尉之名,但有太尉之实。
 老刘很喜欢这位以清贫俭约闻名于世的臣子,所以一直将军队的后勤部交给他。
 董和的廉洁和勤俭,在当今这个风尚之下,着实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
 当年他担任成都令的时候,蜀地物产丰富,当时风气盛行奢侈,经商之家,穿戴如同王侯,饮食玉液琼浆,到婚娶丧葬时,几乎倾尽家财来铺张办理。
 董和便以自身的行为节俭来为众人做出表率,粗衣素食,处处以符合礼制为行为准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以身作则影响当地豪族,令奢侈风气大为改变,大家都对其心存存畏惧而不敢冒犯。
 刘禅听闻自从董和居官食禄以来,没有收过任何一点不义之财,家中开支全部仰仗他的官职俸禄。
 这种勤俭节约的品格令刘禅很敬佩,因此对他很尊重。
 道德高尚的人,脾气总是又直又硬,他儿子董允也是如此,不过这些刘禅都能接受,君明臣直嘛。
 有这些人在,便也不会有人敢质疑阅卷的公平性了。
 除了数学问题是有标准答案之外,其他问题则多有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过刘禅还是给他们定下了择优的一些原则,比如要:求真、务实、严谨、准确。
 对于夸夸其谈,所提对策没有可行性的,典故或逻辑不严谨、不准确的很难获得认可。
 经过七日加班加点的阅卷,终于从这一千二百三十四份试卷中,选出来三百二十一份得到一半以上认可的试卷。
 “不能得到认同的自然不需要我们浪费时间,剩下的咱们一起来评评优劣。”
 刘禅的意思是这三百二十一份基本上都是要录取的,只不过,只有其中优秀的人能当官。
 剩下的,则是分配到各个部门去当跑腿的办事吏员,然后视工作成绩将来有可能被提拔为官。
 毕竟朝廷初创,许多地方都是缺人手的。
 而复审要做的,就是挑选出来哪些人是值得重点培养的官,哪些只适合做办事的吏,这是需要区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