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最新章节。
			     老刘让刘禅讲述一下理由,而他自己则是边听边翻看下一份奏折。
 这一份是诸葛亮上书的,主要是汇报一下最近这段时间军械打造、粮草筹备等工作。
 “嗯?!炒面,军粮?!”
 老刘有些诧异,下意识的凑近了看。
 却发现凑近了反而看不清楚,便又拿远才看清。
 诸葛亮直言这是刘禅鼓捣出来的兵士口粮,刘备一字一句的细致看完了。
 他抬头看向正在左思右想凑理由的刘禅,心底松了一口气。
 原来自己错怪他了,取用管制的铁制作铁锅,是为了制作炒面这种军粮。
 心底闪过一丝愧疚,但随即就消失了。
 父亲训儿子天经地义,有过责改,无则加勉嘛……
 既然儿子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那就是说他依旧是那个十分优秀的嗣子。
 既如此,老刘也就不再纠结刘禅能否给出设置郡都尉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脚了,当即拍板认可。
 “关于人选,你有什么看法?”
 “朝中文武儿臣毕竟认不全,所熟知的一些武将都是有重任在身,倒是没什么人选,此事自是父王定夺。”
 “啧,”老刘咂了一下嘴,“你这两年也算久在军旅,难道就没发现什么人才?”
 闻言,刘禅一愣,好家伙,原来老刘这是在让他举荐自己的班底啊。
 自古以来都是君主限制储君,这主动往手里塞权利的,还真是少有。
 不过,说到发现人才,刘禅自然是有几个人选的。
 “那儿臣推荐陈曶,此人现在在乾天卫军治中担任行军司马,是个能立功的勇将。”
 刘备点头,对设立汉嘉郡的事项做了相关批示,之后发回尚书台让他们执行。
 自这次考验之后,老刘放心的将部分权力交给了刘禅。
 刘禅以插班的形式进入尚书台,开始正式处理一些常规政务。
 并且老刘规定,对于刘禅的批示,若是尚书台官员觉得没问题便可直接施行,不用再向他汇报。
 刘禅不是刚愎自用的人,另外他生怕自己出了差错导致灾难性后果,所以非常小心谨慎。
 处理政务的时候常常请教法正这个尚书令,或者伊籍等尚书。
 所以他做的批示基本上都是大家达成共识的,尚书台官员当然觉得没问题。
 没有了案牍之劳形,老刘顿时感觉轻松不少,之后举办了好几次宴会。
 看着舞蹈听着奏乐,跟一些老兄弟一块喝酒,一群人吹牛打屁,好不快活。
 甚至连被撸掉官职回成都当个平民的傅士仁也被请来喝酒。
 老刘也奇怪,这个傅士仁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来成都后就开始养鸡。
 而且经常去鸡场里亲自蹲着看母鸡下蛋,以至于那些饲养员丝毫不敢怠慢工作。
 一只只鸡养得又大又肥,如今傅士仁已经成为成都第一养鸡大亨。
 时间就这么轻松愉快的飞逝而去。
 四月丙午日,武担山。
 数千甲士列阵,文武群臣浩浩荡荡,外围的百姓摩肩接踵。
 许靖在左首位置,手捧早已拟好的诏文;杜巳在右首位置,端着皇帝宝玺和传国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