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最新章节。
			     朝廷接手了邸报之后行动速度非常之快。
 首先是一版,自然是大篇幅讲述汉传国玺经过一番跌宕起伏,精彩绝伦的旅途终于归到天命之人手中。
 老刘痛斥逆贼曹丕篡汉罪过董卓、王莽。
 并喊出了:“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的政治宣言。
 明发邸报到各郡县,甚至下到乡、亭。
 要求各级官吏认真学习中央朝廷指示精神,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贯彻落实。
 自此,蜀中也开始流行邸报。
 与此同时,刘禅出面说服了诸葛亮、法正,然后在他俩的主导下,季汉官府开始全面推进以纸代简,以提高行政效率。
 凡是接触过纸张的人都能明白其远远要比竹简布帛好用的多。
 其实,此前就有一些并不重要的事项已经开始使用纸张了。
 只不过市面上的纸张价格较为昂贵,因此才迟迟无法普及。
 经过一年半的研究工作,造纸匠人们不断开动聪明的小脑袋瓜,改进刘禅所提出来的工作流程。
 进一步完成降本增效。
 虽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他们一直在维持着市面上高昂的纸张价格。
 但实际上成本已经非常之低,普通小地主也能用得起。
 而季汉朝廷这边通过征收十分之一的商税和出入境十分之一的关税,手里已经积累了大量纸张。
 不够的部分也能以成本价从纸业制造局拿货,已经有了以纸代简的实现条件。
 二月,祭天台的修建全面动工,邸报开始为科举取士造势。
 刘禅没想到老爹人虽然是个老古董,但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倒是挺强的。
 自己将科举对比察举制的优势讲述一遍之后,没想到老刘当场就同意了。
 对于刘禅的伪装工作,老刘也是大加赞赏。
 并表示人才选拔就应该是朝廷主持,东汉朝廷的腐朽就是因为它不给寒门底层子弟上升的机会。
 老刘恨死破旧的选官制度了。
 当然,毕竟是对主流察举制的一次挑战,宣传这方面采取的是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的策略。
 先说原因:那就是因为长期战乱,许多地方的郡县长吏大量缺失。
 比如此前荆州降了一批、被刘禅带兵弄了一批。
 还有一批看到刘禅弄人后觉得自己不称职,主动请辞了一批。
 最严重的是宜都郡,廖化这位宜都太守上任后勉强搭建起来的一个草台班子,但也基本上就是个空架子。
 廖化不仅是太守,还是郡都尉,同时还干着夷陵县令的活,然后还亲自深入一线当劝农官。
 总之,就是说朝廷有着大量人才缺口,需要选取士人出仕为官,这是现实需求。
 当然,这些都是表象,稍微聪明的人结合当下形势立刻就能猜出,这其实是为登基称帝后的朝廷而增补人才队伍。
 消息一放出,立刻就有不少人四处打探消息。
 诸葛亮、法正,甚至有人问到刘禅面前。
 同时还有不少人依照传统察举制,向朝廷举荐贤才。
 你不是人才短缺吗,正好趁机安插一些我的门生故吏,家族子弟。
 然而,他们赫然发现,自己的举荐都石沉大海,刘备竟然没给出回应。
 这些人感到诧异,从未见过这般事情,陆续有人询问刘备缘由。
 眼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在邸报上正式宣布,他要在成都举行论才大典。
 不问年龄出身籍贯和家世,为朝廷选拔优秀人才。
 只看才华,官方出面组织大家一起比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