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最新章节。
			     与此同时,曹丕已经开始进行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大事。
 此前,在雒阳继位后,便带着司马懿等臣僚奉曹操梓宫回到邺城。
 根据曹操的遗嘱,曹丕于二月丁卯日将父亲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
 同时,他还对国内进行了初步整顿,以强化自己的实力。
 东南方面以夏侯惇为大将军镇守汝南郡召陵县,都督张辽、臧霸等将。
 当然,因为孙权送宣战书的原因,所以曹丕给夏侯惇的命令是讨孙权,但实际上并没有发动进攻。
 夏侯惇的重要使命也不是讨伐孙权,而是将臧霸拘在南边,不要让他回徐州大本营。
 渡过最初的危机之后,曹丕自然要吞并青徐附庸,将近乎独立的青州兵和徐州军收回来。
 西边的长安则是交给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镇守。
 虽然对曹姓宗室不太信重,但是夏侯姓的宗室他还是很信重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姓曹的都不信任,对于那些与皇位血缘关系很远的宗亲他还是很信任的。
 比如曹休被他任命为领军将军,统领一部分中央军镇守在邺城附近。
 再比如曹洪,担任卫将军,统领邺城守军。
 魏国的邺城大本营,固若金汤。
 当然,雒阳他也没放弃,不仅继续修建着未完成的宫殿,还暗示臣子修建受禅台。
 这个戏精,还对此专门演了一出戏。
 他装作无意间发现臣子竟然‘背着自己’修建受禅台(受禅台在许昌城西,他在邺城,也不知他是如何无意间发现的)
 反正,发现此事之后的曹丕非常生气,狠狠的说了那臣子几句。
 “我德薄,你们这是浪费民力,让修建受禅台的匠人们休息去吧。”
 然后那臣子不听,非要坚持修下去。
 曹丕无奈,不能制止……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那就是议定曹操的谥号。
 其实,这件事本来是没有争议的。
 毕竟在曹操死前就曾经有人劝曹操称帝,但曹操回答说:“若天命在孤,孤当为周文王。”
 已经不能叫暗示了,简直就是明示。
 ‘文’,‘文’啊,乖儿子,要给老爹我上‘文’这个谥号啊。
 众所周知,所有谥号中,‘文’是最好最牛的一个谥号。
 如果把谥号换算成打分的话,文就是一百分。
 经天纬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
 这最顶级的谥号,曹丕觉得有个人最为合适。
 那就是他自己。
 于是他给老爹上了个‘武’。
 当然,武也是极好的谥号,但是不如文,可以理解为九十五分以上。
 刚强理直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这个夸志多穷,可以理解为穷兵黩武的意思。
 估计曹操得知此事后能托梦来骂他这个不孝子。
 其实,汉朝给谥号的制度一开始是很严格的,仪式相当庄严。
 不过到了东汉殇帝之后,皇帝多为幼主,实权被宦官和外戚轮番控制,庙堂腥风血雨,社会黑暗,民不聊生。
 这种混乱的政治也让谥号这东西丧失了公正性,在这一时期不仅外戚开始获得谥号 (如汉顺帝时期的梁商死后谥号为“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