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最新章节。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魏国的最高权柄交到了曹丕手中。
 庙堂龙犬登上时代舞台。
 曹丕立刻从邺城出发启程赶去洛阳,他的身边只带了千把人。
 与此同时,鄢陵侯曹彰的兵马也在往洛阳赶去,他的麾下足足有一万两千人。
 虽然曹操已经留下遗命让曹丕继位,但是曹彰此时似乎起了别样的心思。
 但这不是最危险的,更令时局动荡的是失去主子的青州兵发生了骚乱。
 连年打仗,士民颇苦劳役,又有疾疠,军中本就已经出现骚动。
 因此,对于要不要给曹操发丧引得朝堂上激烈争论。
 一开始,群臣恐天下有变,欲秘不发丧,打算等曹丕来了继位之后再发丧。
 但是贾逵知道,这种事根本不可能瞒住,秘不发丧反而会引得人心惶惶。
 双方争论不休,但争吵的时候,曹操逝世的消息便流传了出去。
 最后,群臣只得将曹操的灵堂架设起来,贾逵暂为主持葬礼。
 他下令内外群臣皆入祭拜,祭拜完了就回去各安叙不得动,让他们不要生乱。
 可是,如何不会生乱?!
 曹操威望太大,他一死,如天崩地裂,给人的冲击太大了。
 就像秦始皇活着的时候诸侯都不敢动,柴荣活着的时候赵匡胤是大周忠臣一般,是因为君主的威望压制住了人心。
 可一旦君主死亡,便会人心浮动矛盾激发。
 臧霸麾下吸纳的大批黄巾军,趁着臧霸吊唁曹操的时候,与依旧保持黄巾军建制的青州兵勾结在一起。
 曹操一死,他们便惊恐的认为天下要再次大乱了。
 上一次令他们如此惊恐,就是大贤良师张角的逝世。
 于是青徐两地黄巾出身的士兵公然鸣鼓告众,擅离洛阳。
 他们拒绝继续服兵役,要回自己地盘上关起门来自守。
 这是形同叛逆的大事,它触发了紧张的形势,使分崩的危险骤然出现。
 如此敲锣打鼓的将天下大乱的胡话宣告出去,其他部队难免受到影响。
 洛阳群臣认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
 并且要求用曹姓诸将的谯沛人,以替换某些不可靠的城守。
 但是贾逵知道,当前洛阳周边根本没有足够兵力去征讨。
 若是态度太过强硬,激怒这些士兵,甚至有可能酿成大祸。
 他的安抚策略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比如,徐宣就说:
 “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谯沛而沮宿卫者心?”
 人怀效节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若是此时替换外姓将领肯定会寒了他们的心。
 最后是贾逵得胜,派出使者安抚青徐士兵,让他们不要再敲鼓,有序回家。
 并颁布檄文,下令士兵回去的沿途地方官给其廪食。
 因此,洛阳周边没有出现更大的骚乱。
 曹丕认可了贾逵的处置,并称赞徐宣为社稷之臣。
 这件事看似在曹丕的隐忍之下得到解决,实际上却仅仅是将青徐二州与中央朝廷对立的问题暂时搁置而已。
 先王薨逝,摆在曹丕面前的第一个问题自然是赶紧去灵前继位。
 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便快马加鞭,昼夜不停,从邺城至洛阳。
 随后全程无视汉帝刘协,使者不见,诏命不接。
 刘协便跑到汉室宗庙里面去跟祖宗哭诉,骂曹操是巨贼、曹丕是叛逆。
 曹丕只觉得他搞笑,并没有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