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开局西跨院,不差钱!

第127章 淬体药方(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开局西跨院,不差钱!》最新章节。

陈安心中想着百年人参的价值,问道:

“师伯,你这么多年见过多少野山人参,有百年野山人参吗?”

师伯笑了笑,说道:

“这三十年来,陆陆续续经手了不少野山人参,但消耗也不少。

我算算,四等以上(20年参龄以上)的野山人参有36支,消耗了一些。

现在保存的还有20支,其中沈州5支,四九城8支,中原7支。

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那支百年野山人参,干重约一两(37g),当时师父不惜重金购入,折合现今大概要2800元。

这支人参后来被你母亲带到了四九城,现在应该还保存在四九城的医馆中。

此外,还购入有特级五六十年参龄的野山人参2支,每支购入时约1000元,现存1支,就存放在沈州。

购入一级40年左右参龄的野山人参2支,每支约560元,现存1支在四九城。

购入二级35年左右参龄的野山人参3支,每支约320元,现存两支,沈州和四九城各1支。

购入三级30年左右参龄的野山人参8支,每支约200元,现存5支,沈州1支,四九城1支,中原3支。

购入四级20年以上参龄的野山人参20支,每支约120元,现存10支,沈州2支,四九城4支,中原4支。

至于四级以下的野山人参更多,作为医馆的正常消耗使用,耗费精力和成本长期保存的意义不大。”

随即,师伯起身将那些珍贵的野山人参逐一给陈安指出:

“你看,这里总共有五支野山人参。

这一支,参龄已达60年,那一支是35年的,这一支大概30年左右,还有这两支,参龄在20到30年之间。”

随后,师伯又介绍了一些其他药材的价格和市场情况:

鳖甲收购价为每公斤1.40元;

麝香净仁每公斤收购价为1248元,零售价为5120元;

牛黄零售价为每公斤1300元;

圆参零售价为每公斤96元(每500克32支红参);

三七零售价为每公斤320元(每500克160支);

中成药品的零售价:

参桂再造丸每粒0.17元;

安神补心丸每袋0.40元(300粒);

冠心苏合丸每瓶1.10元(30粒);

人参再造丸每粒0.49元;

......

师伯的详细介绍让陈安对药材市场的行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就在陈安沉思之际,智子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宿主,淬体药方已经基本确定,我需要用到野山人参、灵芝、鹿茸、麝香、牛黄等药材。

但是今天,我扫描了医馆的中药材,发现其中部分药材的特性与医书记载的有些微妙差异。

为了更精确地分析,我需要药材的实体进行深入研究。”

陈安眉头紧锁,疑惑地问道:“医书记载有误吗?”

智子解释道:

“并非如此。中药材的特性和药效,主要依靠的是几千年的经验积累和用药效果的实践验证,得出的结论,已经具有极高的准确性。

但是,其基本原理仍然无法用科技解释。

虽然近几十年来使用了科技手段进行分析,但是受限于科技水平,所得有限,难以完全揭示其深层的奥秘,

所以才有那么多别有用心的人坚持认为中医是一门伪科学,根本不能给人治病。

而我所具备的扫描分析能力,远超当今科技水平,能洞察更微观的层面,透过现象看本质,捕捉到传统方法难以察觉的变化。”

“例如,我发现那支20年参龄的野山人参与普通人参完全不同,其药性已经发生了显着的变异。

这股特殊的药力,使得其药性更加内敛,药效更为猛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