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第490章 三杰密会,陆昭、徐庶、诸葛亮的判断(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最新章节。

徐庶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

诸葛亮没有立刻说话。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负手而立,目光在襄阳、新野、江陵、江夏等地缓缓移动。

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穿透地图,看到那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风云变幻。

书房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窗外的风声呜咽。

我和元直都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这位卧龙先生的判断。

过了许久,诸葛亮才缓缓转过身来。

他的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凝重。

“子明,元直,”他开口了,声音低沉而清晰,“二位所言,亮,深以为然。”

他走到我们面前,目光在我们两人脸上扫过:

“刘景升优柔寡断,外宽内忌,早已为荆州今日之祸埋下伏笔。

蔡瑁、蒯越等本土豪族,盘根错节,只图私利,全无远志。刘琮年幼暗弱,一旦景升离世,必定为蔡氏所操控。

投降曹操,换取苟安富贵,实乃必然之举,甚至可能早已暗通款曲!”

他的分析,与我和元直基于玄镜台情报得出的结论,几乎完全一致,甚至在对人物性格和政治动机的剖析上更为深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就是孔明的可怕之处,即便没有最直接的情报,他也能凭借对人性和时局的洞察,推演出最接近真相的答案。

“而曹操,”他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忌惮,

“挟天子以令诸侯,扫平北方,虎视眈眈,其势已成。

如今大军南下,志在必得。襄阳一旦归降,荆州门户洞开,江陵粮草辎重,唾手可得。

以曹操之雄才大略,断不会放过此等良机。”

他深吸一口气,看向我们,眼神锐利:

“新野、樊城,地处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兵力微薄,民心虽附,然仓促之间,难以形成坚城之势。

若曹军与襄阳降军南北夹击,我等……插翅难逃!”

“唯一的生路,”诸葛亮一字一顿地说道,目光坚定,“唯有……撤离!”

“撤!”我和徐庶几乎异口同声地应道。

在对危局的判断上,我们三人的意见达到了惊人的一致。

这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当前局势最理性、最客观的分析。

无论是基于玄镜台的秘密情报,还是基于公开信息的逻辑推演,结论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必须立刻行动!

“好!”我站起身,神情肃穆,

“既然我等已达成共识,那事不宜迟!必须立刻将此危局禀报主公,并请主公定夺,即刻准备撤军事宜!”

诸葛亮和徐庶也随之起身,神色同样凝重。

“子明所言极是!”诸葛亮沉声道,

“主公仁德,骤闻此变,必受震动。我等需同心协力,陈述利害,务必使主公当机立断!”

“正是!”徐庶也点头道,“迟则生变!曹军铁骑,旦夕可至!”

三双目光在空中交汇,充满了决绝和紧迫。

虽然前路充满了未知和凶险,但至少在这一刻,我们这个小小的核心智囊团,已经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

而我,作为这一切的推动者和知晓更多秘密的人,心中清楚,这仅仅是开始。

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在这场生死大撤退中,既保全刘备集团的元气,又能悄无声息地执行我的“双轨计划”,将那些关乎未来的“种子”,安全地带离这片即将化为焦土的绝境!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