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第461章 孤立无援,长子危局(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最新章节。

“放眼荆襄,”我顺着他的思路,缓缓说道,“如今还有谁,既有能力,又有意愿,且与蔡氏存在潜在矛盾,可能成为他求援的对象?”

答案,不言自明。

“主公(刘备)仁德之名远播,素来与蔡氏不睦。且我们屯兵新野,扼守荆州北大门,手中尚有数千兵马,乃是荆州地面上,除了蔡氏之外,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徐庶接口道,语气肯定,“大公子若想求得一线生机,向主公求援,几乎是他唯一的选择。”

“正是此理。”诸葛亮颔首赞同,“而且,新野距离襄阳不远,消息传递相对便捷。大公子只需寻得一可靠之人,冒险潜出襄阳,便能将求救信送达。以其目前处境,他必然会抓住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们三人的意见,在此刻达到了高度一致。刘琦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求援新野,是他唯一合乎逻辑,也是唯一可能成功的自救之道。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或者说,主公刘备,应该如何应对?

“此事,关乎重大。”

我沉声道,目光扫过元直和孔明,“若大公子当真前来求援,我们接,还是不接?如何接?这其中,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风险。

蔡瑁视刘琦为眼中钉,我们若公然收留或帮助刘琦,无异于彻底与蔡氏撕破脸皮,甚至可能逼得他们狗急跳墙,提前引曹操南下。届时,新野将首当其冲。”

“子明所虑极是。”

诸葛亮面色凝重,“此乃引火烧身之举,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

然,若坐视不理,任由蔡氏掌控荆州,他日曹操南下,我等亦难逃覆亡之局。

收留刘琦,虽有近忧,却可能搏得远利。至少,可借此插手荆州内部事务,分化其力,延缓曹操南下的步伐,为我等争取更多的时间。”

“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分寸。”

徐庶补充道,“既要救下刘琦,又要避免与蔡氏立刻爆发正面冲突。或许……可以效仿昔日韩信暗度陈仓之计?明面上安抚蔡氏,暗地里却将刘琦转移至安全之地,例如……江夏?”他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方向。

我心中微动,元直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江夏太守黄祖虽然与刘表关系不睦,但对蔡氏同样没什么好感,且手握重兵,地处长江要冲,易守难攻。

若能将刘琦送到江夏,以其长子名分号召,未必不能拉拢一部分力量,成为牵制蔡瑁的一颗重要棋子。

“江夏……倒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

我若有所思地点头,“但这其中关节,还需细细谋划。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做好迎接刘琦求援的准备。此事,暂不可告知主公。”

我特意强调了最后一句。这是我们核心智囊团的内部讨论,必须先形成统一的意见和初步的方案,才能向刘备汇报。

否则,以刘备的仁厚性格,一旦得知刘琦惨状,很可能一时冲动做出不利的决定。我必须掌控住节奏。

元直和孔明对视一眼,都表示理解。

“子明放心,我等明白。”徐庶说道。

“此事干系重大,自当慎之又慎。”诸葛亮也表示赞同。

密室之中,再次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但这一次,沉默中不再仅仅是压抑,更多的是一种临战前的紧张和决断。

刘琦这颗即将坠落的星辰,正朝着我们飞来。

接住他,可能会被灼伤,甚至引来更大的灾祸。

但不接,我们未来生存的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直至窒息。

险中求存,火中取栗。

这,或许就是我们这些乱世求生者的宿命。

我看向窗外,那铅灰色的天空似乎更加阴沉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

而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迎接这场即将来临的暴风雨。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