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第398章 百废待兴,屯垦为先(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最新章节。

军纪初步整肃,营防也勉强有了雏形,新野这个破败的躯壳里,总算注入了一丝秩序的魂魄。然而,一个更严峻、更迫在眉睫的问题,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让我寝食难安——粮食。

我们从徐州带来的粮草,在经历了长途跋涉和之前的消耗后,本就所剩无几。刘表拨付的那点微薄的“安家费”,更是杯水车薪,仅够维持眼下数千张嘴的最低消耗。仓库里空空如也,市面上绝无交易,就连想去抢掠,这方圆百里之内,除了荒草就是废墟。

再不想办法自给自足,不出半月,我们这支队伍就得断粮!到时候,别说蔡瑁的刁难、曹操的威胁,我们自己就会先一步崩溃。

在一次核心圈子的碰头会上(地点依旧是那破败的关帝庙正殿,勉强清理出了一块地方),我郑重地提出了我的建议。

“主公,二位将军,”我环视着面色凝重的刘备、关羽、张飞,以及简雍、糜竺等几位核心文臣,“眼下军心稍定,防御初具,然粮草匮乏,乃心腹大患。昭以为,当务之急,非是继续加固城防,亦非操练兵马,而是——屯田!”

“屯田?”翼德第一个皱起了眉头,他那环眼瞪得老大,“子明,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连地都荒得不像样子,怎么屯田?再说,曹贼随时可能南下,蔡瑁那厮也虎视眈眈,咱们不赶紧操练兵马,加固城池,哪有闲工夫去种地?”

翼德的疑问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尤其是武将们。在他们看来,军事永远是第一位的。糜竺也面露难色:“子明先生,屯田固然重要,但如今农具奇缺,耕牛更是连影子都见不到,种子也……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关羽虽然没有立刻反驳,但那微阖的丹凤眼中也流露出一丝疑虑。显然,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立刻大规模屯田,风险极大,且见效缓慢。

我知道,要说服他们,必须拿出足够的理由和可行的方案。

我站起身,走到殿中临时悬挂的那副简易地图前,指着新野城外那片广袤的荒地:“翼德将军所虑,并非没有道理。然则,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军如今粮草不济,纵有精兵强将,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旦粮尽,军心必乱,届时不待敌至,我军自溃矣!”

“至于农具、耕牛、种子之困,”我转向糜竺,“固然艰难,却非无法可解。没有耕牛,我们有力气;没有像样的农具,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修复;种子虽少,但昭在徐州时,曾得异人传授,培育出几种耐旱、高产的谷种,虽数量不多,但若精心培育,足以作为火种,渐次推广。”

我口中的“异人传授”,自然是托词,实际上是我根据模糊的记忆,在徐州崇文馆秘密试验田里筛选培育出的优良品种。这些种子,如同我那些秘密的技术图纸一样,是跟随我一同南下的“家底”之一,也是我敢于在此刻力主屯田的底气所在。当然,这些细节,我不会对任何人(包括主公)明言,只会强调其优良特性。

“更何况,”我加重了语气,目光扫过众人,“屯田,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在这百废待兴之际,组织军民开垦荒地,同甘共苦,挥洒汗水,更能磨练意志,凝聚人心!让大家看到,我们并非坐以待毙,而是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机,建设家园!这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更能鼓舞士气!”

我的话音落下,大殿内一片寂静。

主公刘备一直在默默倾听,此刻,他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的光芒,缓缓站起身,走到我的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子明之言,深得我心!人无粮不活,军无粮不存。与其坐困愁城,惶惶不可终日,不如起而开垦,自力更生!备,愿与诸君、与军民一道,共垦此荒!”

主公一锤定音,关羽和张飞也再无异议。云长抚须点头:“子明所言极是,关某愿为表率。”翼德虽仍觉得种地不如练兵痛快,但也瓮声瓮气地说道:“既然大哥和军师都这么说了,俺老张也没二话!不就是刨地吗?俺这身力气,正好没处使!”

决议既定,行动便立刻展开。

我借鉴了之前在徐州屯田的一些成功经验,结合新野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军民结合、分片包干的屯田方案。以军士为主力,家眷和自愿参与的原住民为辅,按照编制和家庭,划分了需要开垦的区域。

正如糜竺所言,困难是实实在在的。农具奇缺,我们只能将所有能找到的破旧犁、锄、耙集中起来,由我亲自指导(其实是动用了我带来的几名核心工匠,对外只称是普通士兵中懂修理的),利用有限的铁料(一部分是拆解废弃兵器得来,另一部分则是糜贞通过秘密渠道,极少量运入的第一批物资)进行修复和改造。我还根据记忆中的一些简单原理,设计了几种更省力的简易翻地工具,比如加长力臂的撬棍、多人协作的踏犁等,虽然简陋粗糙,但聊胜于无。

耕牛更是奢望。新野的原住民本就没剩下几户,他们的耕牛也早就在战乱中损失殆尽。唯一的办法,就是靠人力。我将士兵们编组,轮流进行开垦、平整土地、挖掘沟渠等重体力劳动。

最关键的种子问题。我将带来的那几袋精心保存的优良谷种(主要是耐旱的小麦和一种生长周期较短的豆类)视若珍宝,并没有立刻大面积播撒,而是先开辟了一小块“试验田”,由我亲自监督,采用最精细的育苗方法,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为后续扩大种植储备更多的种子。同时,也收集了一些本地还能找到的、适应性较强的杂粮种子,作为补充。

屯田的号令下达后,起初响应者并不踊跃。士兵们习惯了拿刀枪,对于拿起锄头总有些抵触;家眷们则多是妇孺,体力有限;原住民更是心有余悸,不敢轻易投入。

我知道,身先士卒,永远是最好的动员令。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我就脱去了象征文士身份的长衫,换上了一身便于劳作的短打,扛起一把修复好的锄头,第一个走出了城门,走向那片被指定为屯田区的荒地。

石秀、老吴等我的亲卫自然紧随其后。

主公刘备见状,也毫不犹豫地效仿,带着关羽、张飞,以及一众亲兵,扛着简陋的工具,来到了田间地头。

连主公和将军们都亲自下田了,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犹豫的士兵和军民,哪里还好意思袖手旁观?一时间,开垦荒地的号召变成了实际行动。

城外的荒野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数千人,无论官兵还是家眷,无论男女老少,都在挥汗如雨。挥舞锄头的声音、撬动石块的号子声、人们相互鼓励的呼喊声,汇成了一曲艰苦却充满力量的劳动交响曲。

我没有丝毫懈怠,和普通士兵一样,弯腰挥锄,开垦着坚硬的土地。汗水浸湿了我的衣衫,手掌很快就磨出了水泡,但我咬牙坚持着。我知道,我的每一个动作,都被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我不仅是在开垦土地,更是在播撒希望。

主公刘备也是如此,他笨拙却认真地挥舞着锄头,不时停下来与身边的士兵或百姓交谈几句,询问他们的困难,给予鼓励。他的仁德和亲民,在这种共同劳作的场景中,散发出巨大的感染力。

云长和翼德更是如同两尊不知疲倦的铁塔,干起活来虎虎生风,他们开垦的效率远超常人,极大地鼓舞了周围人的干劲。

虽然进度缓慢,虽然条件艰苦,虽然每个人都累得筋疲力尽,但弥漫在空气中的,不再是之前的绝望和抱怨,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通过劳动换取生存希望的踏实感。人们的脸上开始有了汗水浸润后的红光,眼中也开始闪烁着对未来的期盼。

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景象,我站在田埂上,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百废待兴,屯垦为先。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在这片绝境中,迈出的最坚实的一步。

我知道,这片土地暂时还无法立刻产出足够的粮食,我们还需要勒紧裤腰带,度过一段极其艰难的青黄不接时期。但希望的种子,已经随着那些优良的谷种,一同埋入了这片疮痍的土地。

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只要我们用汗水浇灌,这片荒芜,终将变成沃野。而我们,也终将在这里,扎下根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