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

第296章 关于口径的问题(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禁卫军》最新章节。

三天后,禁卫军与德军总参谋部的会谈,在柏林军事学院的会议室举行。

这次的会谈,相当于四月份军事合作会谈的继续,对合作细节进一步磋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签了合作协议,也不代表就能立即执行,后续的沟通就像跑一场全程马拉松一样。

面对眼前这些四十多、五十多、六十多的老家伙,27岁的宁远显然会被对方轻松拿捏。相比戈辉谈判时的从容,宁远的确稚嫩了很多。宁远也深知自己经验不足,于是叫来王招辉做自己的副手,打虎亲兄弟嘛!

对于此次会谈,宁远和王招辉是有预案的,知道说不过那些老家伙,所以自己就要严守底线。听不懂的,有疑问的,不能确定的,都需要暂时放下,推到下一次会谈。当然,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们也给德方设置了高难度的问题,相信德方肯定也不能立即做决定。

于是,这次会谈就变得有意思了,有很多问题被宁远暂时搁置,推到下一次会谈。宁远提出的议案,同样也超出了毛奇总长的权限,被毛奇暂时搁置,下次再谈。去掉了很多搁置议题之后,能谈的议题就只剩下屈指几个了,而且是很容易做决定的,结果上午才过去一大半,计划一整天的会谈基本就该结束了。

“要不……今天就先到这里?”宁远提议道:“关于暂时搁置的议题,我们回去商议一下,争取明天或者后天给出我们的方案。”

“不,既然有时间,不如先谈一谈关于步枪口径的问题吧!”毛奇总长提议道:“你们在奥斯曼和意大利,都谈成了口径统一协议,我想,你来到德国,关于步枪口径问题,肯定也是有想法的,我说的对吧!”

宁远重重点头,说道:“关于口径问题,总长阁下是怎么看的?”

“我先听听你的想法”毛奇总长说道:“德国不是奥斯曼和意大利,你的那些想法,在德国可能不合适。”

宁远坦言道:“关于步枪口径统一的问题,本来计划留在最后再谈,成就成,不成就拉倒,成了更好,不成我们也不吃亏。用我们清国人的话说……”宁远扭头问王招辉:“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用德国怎么说?”

额?呵呵……王招辉笑了,于是用德语,为在座的德方谈判代表,翻译了一遍“有枣没枣打一杆子”,他翻译的是字面意思,能不能听懂就是德国人的事儿了。

宁远进一步解释:“就是稍带而过,随手为之,就是一步闲棋。”这几句德语,对宁远来说,还是能正常驾驭的。

毛奇听后,又与坐在左右的总参同仁交流眼神,他也没想到,对面的两个27岁是这样的想法,于是说道:“几天前,毛瑟兵工厂刚刚完成了7.92毫米FA-1903-C和FA-26-J的试制工作。我们计划先对比禁卫军6.4毫米口径与德军7.92毫米口径的射击效果,然后再讨论口径的问题。”

“我觉得这样很好,用事实说话,如果6.4毫米真的不行,我也不用再多费唇舌。”宁远先是赞同毛奇的说法,然后砸出一记重锤:“其实,统一步枪口径,是我们总司令的想法。他认为,未来十年内,老欧洲的矛盾很有可能会激化,积攒了几十年的矛盾,来一个总爆发,很有可能会发展成跨大洲的战争。”

听到跨大洲的战争,在座的德方代表,包括毛奇在内,都十分震惊,但他们并未立即反驳。

宁远继续:“子弹是轻武器的粮食,一定程度上的口径统一,能极大的减轻后勤的压力。盟友在支援武器弹药的时候,也会方便很多,毕竟大家的轻武器口径是统一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战争潜力。”

“你在预言战争?而且还是跨大洲的战争?”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坐在谈判桌最边上的鲁登道夫直接站起来,大声说道:“如果是小规模的冲突,我们还可以理解,你们居然敢放言跨大洲的战争,简单是天方夜谈。”

目前,鲁登道夫任职于德军总参谋部,负责训练和动员的第二处(不是处长),如果不是因为他三次去过朝阳,与戈辉颇有来往,私下里还有书信往来,以他中下等的阶级出身,是没资格列席谈判的。

鲁登道夫冒失的发言,换来了毛奇总长的轻咳一声。让你来列席已经是抬举你了,居然还敢冒冒然的发声,谁给你的勇气呢?是梁静茹吗?

轻咳一声,警告之后,毛奇说道:“口径统一,我也认为非常好,但我不认为你们的6.4毫米口径(0.2寸),就优于我们的7.92毫米口径。我们的7.92毫米口径子弹,有更远的射程,更优秀的弹道性能,更大的杀伤力,能在更远的距离杀伤敌人。”想了一下,又补充道:“你要明白,子弹就是用来杀人的。”

“总长说的没错,子弹就是用来杀人的,能在更远的距离杀伤敌人,当然非常好。”宁远先是肯定了毛奇的话,然后说道:“但有一点,在没有光学瞄具的情况下,四到五百米,已经是普通士兵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极限了。在这个极限距离,肉眼能观察到的目标,非常非常小,命中目标完全靠运气,或者长年累月的射击经验。普通士并不是每天都练习射击,无法依靠经验射中四五百米的目标,所以说,过远的射程其实意义不大。”

见毛奇总长在皱眉沉思,没有立即开口反驳,宁远追加补充:“当然,加装了光学瞄具,专门用于射击更远目标的步枪除外。我们禁卫军叫狙击步枪,专门用于射杀普通步枪射程以外的高价值目标,使用9毫米×70毫米(0.3寸×2.2寸,这里的0.3寸和2.2寸都是取整数,抹掉了零头。)的专用狙击步枪弹,有效射程达到1600米。”

“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先放下射程不谈,可有一个问题,还是无法回避。”毛奇总长轻轻点头,认可了宁远的说辞,然后说道:“那就是成本,改变口径,需要承受巨大的代价。先前生产的所有步枪和子弹都将不能沿用,准备的可更换零件也将报废,这不是更换一个团或者一个师的轻武器,是整个德军,其代价让我们不能承受。”

“奥斯曼帝国、意大利,他们都做出了决定,向6.4毫米口径统一。”宁远一脸淡然地说道:“任何改变都不容易,特别是站在抉择的十字路口,需要足够的远见和勇气,以及对国家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思考。”

毛奇看着坐在正对面,仅仅27岁的宁远,耸着肩头笑了:“年轻人,你在质疑我缺乏远见和勇气是吗?”质问之后,又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奥斯曼帝国、意大利,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军事工业,他们还没有真正确定步枪口径,他们那是改变吗?他们那是借你们给的机会,正式确定,他们的代价很小。”

“总长误会啦!”宁远立即道歉,认真地说道:“学生不是这个意思。”宁远先自谦为学生,然后继续道:“我也不认为6.4毫米口径就完全优于7.92毫米口径。也不否认,德军改变轻武器口径,所面临的巨大代价。”

坐在对面的毛奇总长和列席的其他谈判代表,微微点头,接受了宁远的道歉。其实,就是不接受,也不可能在谈判桌上争吵,毕竟双方不是敌对关系,是接近盟友的关系。

宁远继续道:“但是,我们正处在由栓动步枪向半自动步枪过渡的时代,以后极有可能会出现射速更快的步枪,或许就是自动步枪,只需要抠动一次扳机,就能打光弹匣里的所有子弹。不管列位信不信,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一切皆有可能。从火绳枪到燧发枪,再到栓动步枪,以及现在的半自动步枪,这些都是最好的例证。”

“你说的很对,确实如此。”毛奇点头承认宁远说的很对,但他还是不能接受:“但过于遥远的事情,现在还看不见,把现在过好,才是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毕竟我们活在当下。”

宁远继续道:“7.92毫米×57毫米口径的毛瑟步枪弹,作为全威力步枪弹,它拥有优异的弹道性能和恐怖的杀伤力,在栓动步枪时代,是一款非常优秀的步枪子弹。哪怕是进入到半自动步枪时代,7.92毫米×57毫米口径的毛瑟步枪弹,依然是非常优秀的。”宁远肯定了7.92毫米口径子弹的优秀,因为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