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快穿局女员工》最新章节。
春风又绿了封地的山野,距离那场艰难的抉择,已过去大半年。
北疆的战事,在朝廷援军和源源不断(虽然紧巴)的后勤支撑下,总算稳住了阵脚,渐渐逼退了北狄。捷报传回的那天,整个封地都沸腾了,比过年还热闹。人们自发地聚到郡主府前,敲锣打鼓,像是打赢了一场属于自己的胜仗。
紧绷了一年的弦,终于可以稍稍松弛。但林乔却没闲着。去年的“大出血”,让封地元气大伤,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她带着人,一边抓紧春耕生产,补上粮仓的空虚,一边更加系统地梳理和规划封地的未来。
她参照007数据库里那些模糊的“古代地方治理经验”,结合封地实际情况,捣鼓出了一套看似简单却行之有效的法子。
她把封地划分成几个片区,每个片区设一个“管事”,由大家推举信得过、办事公道的人担任,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组织生产。又成立了“议事会”,由各片区的管事、手艺好的工匠、种田的老把式、甚至学堂的先生组成,定期聚在一起,商量封地的大事小情。
“咱们封地,不能光靠我一个人拍脑袋。”林乔在第一次议事会上,对着一屋子或紧张或好奇的脸说道,“地是大家的,日子也是大家过。以后有啥事,咱们一起商量着来。谁有好的想法,只管提!说错了也没关系,集思广益嘛!”
一开始,大家还拘谨着,不敢开口。但林乔耐心引导,每次会议都从最实际的问题入手——比如哪条水渠该修了,哪种新作物该不该种,工坊的产品定价多少合适……渐渐地,话匣子打开了,争论也有了,但目标却是一致的:把日子过得更好。
林乔又定下了几条硬规矩:娃娃到了年纪,必须进学堂,男女都一样;封地内的道路、水利,大家都有出工维护的义务;鼓励开荒,新开荒地头三年赋税减半;设立“公仓”,丰年储粮,灾年救济……
规矩立下了,关键在执行。林乔自己带头,巡查田亩,查看工坊,听取百姓诉求,处理事务力求公正。她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郡主,更像是这个大家庭里最操心、最有主见的“当家人”。
日子在这种有条不紊的忙碌中滑过。粮仓重新变得充实,工坊的产品越来越精细,销路也越来越广。更让人欣喜的是,学堂里第一批开蒙的娃娃,已经能磕磕绊绊地读信记账了。
这天,林乔正在议事堂和众人商量,要不要试着引种一种据说很甜的水果——西瓜。外头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喧哗。
一个守界的乡勇连滚爬溜地冲进来,脸上又是激动又是惶恐:“郡主!郡主!京城……京城又来天使了!这次……这次阵仗更大!好像……好像还有宫里的仪仗!”
众人都愣住了。上次天使来宣旨赏赐,场面已经够大了,这次还能有多大阵仗?
林乔心里也是一紧,莫名有种预感。她整理了一下衣袍,沉声道:“随我出去迎接。”
走到府门外,她也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只见官道上旌旗招展,盔明甲亮的皇家卫队肃立两旁,中间是一辆极其华丽隆重的凤辇,周围簇拥着无数宫女宦官。这排场,远比上次要隆重得多!
凤辇停下,帘幕掀开,在宫女搀扶下,走下来的,竟是当今皇后娘娘!
林乔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赶紧领着众人跪伏在地:“臣女林乔,叩见皇后娘娘千岁!”
皇后娘娘身着凤袍,头戴珠冠,雍容华贵,脸上却带着温和的笑意。她亲手扶起林乔,仔细端详着她,眼中满是赞赏:“快起来,让本宫好好看看。好孩子,你在封地所做的一切,陛下和本宫都知晓了。抚育百姓,献策抗灾,驰援边境……桩桩件件,皆是有大功于朝廷,有大德于黎民。”
皇后的声音清晰柔和,却传遍了寂静的场院。跪在地上的封地百姓们,听得真真切切,一个个激动得浑身发抖。
皇后娘娘环视四周,看着远处整齐的田亩、新修的屋舍,以及百姓们虽然粗布衣衫却精神饱满的面貌,微微颔首,眼中赞叹之色更浓。
她重新看向林乔,语气郑重:“安宁郡主林乔,听旨。”
所有人再次屏息凝神。
“尔乃宗室之女,秉性贤良,才智出众。自抚封地以来,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推广技艺,泽被乡里。去岁北疆告急,尔能深明大义,毁家纾难,助军粮饷,稳固边陲,功在社稷。兹尔之功,堪为天下女子典范,亦足显吾皇治下,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特晋封尔为‘安宁公主’,食邑千户,赐金印宝册,以示殊荣。望尔永葆初心,福泽万民。钦此!”
公主!食邑千户!
别说封地百姓,连林乔自己都懵了。郡主和公主,虽只一字之差,地位却是天壤之别!这赏赐,太重了!
“公主殿下,领旨谢恩吧。”旁边的女官轻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