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

第17章 白江对峙 剑拔弩张(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琉球东北的白江口,海水像被墨染过,泛着沉沉的靛蓝色。薛仁贵站在“镇海号”的了望塔上,望远镜里的景象让他眉头紧锁——苏我入鹿的船队正黑压压地压过来,百艘战船在海面上排开,像条扭曲的长蛇,几乎占满了半个江口。

“将军,倭人把船排得这么密,是想仗着人多冲散咱们?”赵虎爬上了望塔,手里的令旗被海风扯得笔直。

薛仁贵放下望远镜,嘴角勾起抹冷笑:“他们的‘硬壳船’看着吓人,实则笨重。百艘船挤在白江口这狭窄水域,转个弯都难,正好给咱们当靶子。”他指着海图上的白江口,“这里水流急,暗礁多,他们人多船密,反而施展不开。”

此时的大唐水师,已在江口西侧列好了阵。六十艘楼船分成三队:左队十五艘,藏在左侧的礁区后面,准备包抄;右队十五艘,在右侧游弋,牵制敌军;中队三十艘,包括十艘“巨鲸级”,正面排开,像道钢铁屏障,床弩和拍竿都已就位,士兵们握着横刀,眼神锐利如鹰。

更妙的是江口北侧——阿麻和利率领的三百艘琉球小船,正借着礁石的掩护潜伏。那些船不大,却灵活得像泥鳅,船上的琉球兵握着唐军教的“挠钩”,专等着掀倭船的桨叶。阿麻和利站在领头的小船上,左臂的箭伤还没好利索,却死死攥着唐旗,指甲几乎嵌进旗杆。

苏我入鹿的旗舰渐渐靠近。他站在船头,看着大唐水师严整的阵型,心里掠过一丝不安,却被狂热压了下去。“传令下去,”他对着旗手嘶吼,“左队攻他们右翼,右队绕到后面,中队正面突破!只要冲散他们的阵形,这些楼船就是咱们的活靶子!”

倭军的战船开始移动,像群被激怒的蚂蚁,试图包围唐军。可白江口的水流太急,不少船刚动就被冲得偏离方向,原本密集的阵型顿时变得散乱。

“将军,倭人乱了!”赵虎兴奋地喊道。

“别急。”薛仁贵按住他的手,“等他们再靠近些。”

两阵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已经能看清对方士兵的脸。倭兵大多赤着上身,脸上涂着红白油彩,举着长刀往空中乱劈,嘴里喊着听不懂的脏话。

“他们在骂咱们!”一个懂倭语的唐兵气得脸色发红,“说咱们是‘西来的蛮夷’,还说要把咱们的头割下来当酒器!”

“反了!”赵虎拔刀出鞘,“将军,让末将带一队人冲上去,撕了他们的嘴!”

“坐下。”薛仁贵递给他一块干粮,“打仗靠的不是嘴。”他转向旗手,“传我将令,让喊话兵回话。”

唐军的喊话兵站在船头,运足了气力,用倭语喊道:“苏我入鹿勾结海盗,袭扰大唐海疆,残害琉球百姓,是海东的毒瘤!今日天兵在此,尔等若识相,速速投降,可免一死!否则,船毁人亡,悔之晚矣!”

喊话声在海面上回荡,不少倭兵的动作慢了下来。他们中有些人本就是被逼来的农民,听说“投降可免死”,眼里闪过一丝动摇。

苏我入鹿见状,立刻下令弓箭手射箭。箭矢带着尖啸飞过海面,虽然没伤到唐军,却把那丝动摇压了下去。“别听他们的鬼话!”苏我入鹿举着长刀嘶吼,“唐人最会骗人!冲上去,抢了他们的船,女人和珍宝都是你们的!”

倭军再次躁动起来,战船加快速度,朝着唐军的中队撞来。最前面的几艘“硬壳船”上,浪人们举着铁炮,正往炮口里填火药。

“左队,右队,按计划行动!”薛仁贵终于下令。

旗手挥舞令旗,左队的十五艘楼船突然从礁区冲出,像把弯刀,直插倭军右翼的侧后方;右队的楼船则调转船头,朝着倭军的左翼佯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中队的三十艘楼船同时升起风帆,借着水流,像座移动的小山,迎向正面的倭船。床弩的绞盘发出“咔咔”的紧弦声,拍竿上的石弹被吊到半空,只等指挥官一声令下。

“琉球的弟兄,该你们了!”薛仁贵对着江口北侧喊道。

阿麻和利听到信号,猛地挥下唐旗。三百艘琉球小船像离弦的箭,从礁石后钻出来,直奔倭船的船尾。船上的琉球兵甩出挠钩,精准地勾住倭船的桨叶,用力一拽,“咔嚓”一声,木桨应声而断。

倭船顿时乱了套。没了桨叶,船在水流里打转,后面的船收不住势,“嘭嘭”地撞在一起。最前面的几艘“硬壳船”刚要发射铁炮,就被后面的船撞得歪向一边,铁炮“轰”地炸在水里,掀起的浪花打湿了甲板上的浪人。

“好!”唐军阵中爆发出喝彩。

苏我入鹿气得眼睛都红了,指着琉球小船嘶吼:“射!给我射死那些岛夷!”

倭军的弓箭手纷纷转向,箭矢像雨点似的落在琉球小船上。可小船太灵活,左躲右闪,只有几艘被射中,大多数依旧在倭船之间穿梭,像群叮人的马蜂。

“距离百丈!”唐军的测距兵喊道。

“床弩准备!”薛仁贵的声音透过传令兵,传遍各船。

唐军士兵转动绞盘,床弩的箭头对准了最前面的倭船。那些箭头涂着黑色的桐油,一旦射中,极易引火。

“五十丈!”

“拍竿待命!”

“三十丈!”

“放!”

薛仁贵的吼声落下,中队的楼船同时发难。床弩的铁箭带着风声,像黑色的闪电穿透海面,精准地射在倭船的帆布和船板上。最前面的三艘“硬壳船”被射中船帆,帆布瞬间燃起大火,浪人们尖叫着往海里跳。

紧接着,拍竿的石弹呼啸而下。五百斤的巨石砸在倭船的甲板上,“硬壳船”的厚木板虽然没碎,却被砸得凹进去一大块,船身剧烈摇晃,上面的浪人站都站不稳,纷纷摔成一团。

倭军的右翼此刻也遭了殃。左队的唐船从侧后方突袭,床弩专射他们的舵盘,十几艘倭船失去控制,被水流冲向礁石,“嘭”的一声撞得粉碎。

“将军,倭人要退了!”赵虎指着开始往后缩的倭船。

“追!”薛仁贵果断下令,“但别追太远,守住江口就行。”

唐军的楼船缓缓推进,保持着严整的阵型。倭军的战船则像群受惊的鸟,拼命往后退,却因为船多拥挤,互相碰撞,又沉了好几艘。苏我入鹿的旗舰被护卫船围着,狼狈地往后撤,他站在船头,望着唐军的楼船,眼里第一次露出了恐惧。

夕阳西下,白江口的海面渐渐平静下来,只剩下漂浮的沉船和挣扎的倭兵。唐军的楼船依旧列阵在江口西侧,帆上的“唐”字在余晖里格外醒目。

阿麻和利带着琉球小船回到唐军队列,船上的琉球兵个个兴高采烈,举着缴获的倭人长刀欢呼。“薛将军,咱们赢了!”阿麻和利的声音里满是激动。

“还没赢。”薛仁贵望着倭船退去的方向,“苏我入鹿还有主力,明天,才是真正的硬仗。”

夜幕降临,唐军的楼船上点起了灯笼,连成一片灯海。士兵们轮流值岗,擦拭兵器,吃着热乎的干粮。薛仁贵站在“镇海号”的甲板上,望着远处黑沉沉的海面,手里的横刀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他知道,苏我入鹿不会善罢甘休。今夜的对峙,只是大战的序幕。明天,白江口的海水,必将被染得更红。但他心里有底——大唐的楼船、将士的勇气、琉球的助力,还有长安的支持,足以让任何来犯之敌,付出惨痛的代价。

远处的倭军船队里,也点起了零星的火把,像鬼火似的在黑暗中闪烁。苏我入鹿正在召开紧急会议,他的声音透过海风传过来,带着气急败坏的嘶吼,却再也没了往日的嚣张。

白江口的夜,静得能听到海浪拍击船板的声音。双方的士兵都在等待,等待着黎明到来的那一刻——那一刻,将决定海东的命运,也将决定苏我氏的存亡。剑已出鞘,弩已上弦,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在这片靛蓝色的海域,掀起惊天动地的巨浪。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