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史诗看古今

第780章 一叶见宋:一片秋粮映软肋,大宋兴衰藏其间(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嘻哈史诗看古今》最新章节。

庆历二年秋,汴京郊外的稻田里,一阵冷风卷过,金黄的稻穗晃了晃,几片枯叶飘落在泥地里。农户王老汉蹲在田埂上,手里攥着一把刚割下的稻子,指缝间还沾着泥土,眼神却盯着远处走来的官差,眉头拧成了死结——这已经是官差本月第三次来催粮了,比往年早了整整一个月。

“王老汉,赶紧把粮交了!”领头的官差穿着青色公服,腰里别着短刀,走到田埂前,脚踢了踢地上的稻穗,“今年河北要防契丹,陕西要防西夏,朝廷急着要粮,你要是再拖,就按抗粮处置!”

王老汉连忙站起来,手里的稻子掉在地上,他伸手去拉官差的袖子:“差爷,再宽限几日吧!今年稻子刚熟,还没晒透,要是现在就交,家里剩下的粮,不够过冬啊!”

“不够过冬?那是你的事!”官差甩开他的手,袖子上沾了泥,他嫌恶地擦了擦,“朝廷要粮打仗,你敢不交?今日要么交粮,要么跟我们去县衙,自己选!”

旁边几个农户也围了过来,纷纷求情:“差爷,我们都还没晒透粮,再宽限十日,十日之后,我们肯定把粮交上去!”

官差却不耐烦了,朝身后的几个小吏使了个眼色:“别跟他们废话!把他们的粮先拉走,不够的,让他们凑钱补!”

小吏们立刻冲进稻田,不管农户们的阻拦,拿起镰刀就割稻子,还把农户家里已经收割好的粮,往马车上搬。王老汉扑过去想抢,却被小吏推倒在泥地里,看着马车上越来越多的粮,他急得眼泪直流,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一幕,正好被路过的范仲淹看到。他刚从河北考察灾情回来,穿着便服,身边只带了两个随从。看到官差强征粮食,范仲淹快步走过去,喝止道:“住手!朝廷征粮有定数,且有期限,你们怎能强抢百姓的粮?”

官差转头看到范仲淹,见他穿着普通,以为是个普通百姓,冷笑一声:“你是谁?敢管朝廷的事?赶紧滚开,不然连你一起抓!”

范仲淹没动,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递到官差面前。令牌是黑色的,上面刻着“参知政事”四个字,官差看到令牌,脸色瞬间白了,“扑通”跪在地上:“小人……小人不知是范大人,死罪死罪!”

“起来吧。”范仲淹收起令牌,语气沉了些,“今年朝廷征粮的定数是多少?期限是何时?你们为何提前征粮,还强抢百姓的粮?”

官差连忙爬起来,低着头说:“回大人,今年河北、陕西两处用兵,朝廷催粮催得紧,县衙让我们提前征粮,还多征了一成,说是‘军粮增补’,小人也是奉命行事,不敢违抗。”

范仲淹皱起眉,转头看向王老汉:“今年县衙多征了你们一成粮?”

王老汉点头,擦了擦眼泪:“是啊,范大人!往年征粮是三成,今年要征四成,还提前了一个月,我们要是交了,冬天肯定要饿肚子了!”

范仲淹沉默了片刻,对官差说:“把抢来的粮还给百姓,多征的一成粮,免了!征粮按朝廷定数,期限延至十日,十日之后,再按规矩征收,若再敢强抢,定严惩不贷!”

官差连忙应着,让小吏们把粮卸下来,还给农户们,然后带着小吏,灰溜溜地走了。农户们围着范仲淹,不停地道谢,王老汉更是跪在地上,磕了好几个头。

范仲淹扶起王老汉,看着田地里的稻子,又看了看农户们的模样,心里沉得厉害——一片秋粮,竟映出了大宋的第一个软肋:赋税苛重,地方官借机盘剥,百姓苦不堪言。

回到汴京后,范仲淹立刻去了皇宫,把在郊外看到的情况,告诉了宋仁宗赵祯,还递上了一份奏折,上面写着河北、陕西两地,地方官借“军粮增补”之名,多征赋税的情况,连具体的州县和数额,都写得清清楚楚。

赵祯看完奏折,把奏折往龙案上一拍,茶水溅了满案:“这些地方官,竟敢借朝廷用兵之名,盘剥百姓!朕下过旨,征粮按定数,不许多征,他们竟敢违抗!”

旁边的枢密使韩琦也说:“陛下,河北、陕西两地,百姓本就因战乱受苦,再被多征赋税,恐怕会引发民怨,甚至民变,不得不防啊!”

范仲淹点头:“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下旨,严禁地方官多征赋税,已经多征的,必须还给百姓;还要派官员去各州府巡查,若发现有地方官违抗,严惩不贷。另外,河北、陕西两地用兵,军粮消耗大,朝廷国库虽还充盈,却也经不起长期消耗,若不解决军粮问题,日后恐怕会更难。”

赵祯点头,立刻下旨,让户部拟定文书,严禁地方官多征赋税,还派了十名官员,去各州府巡查。可没过多久,巡查的官员就回来了,带来的消息却让赵祯更头疼——不少地方官,表面上不再多征赋税,却私下里让百姓“捐粮”,说是“自愿捐给朝廷,支援军队”,百姓不敢不捐,实际上还是多征了粮。

“这些地方官,真是屡教不改!”赵祯气得脸色发白,“范仲淹,你有什么办法,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范仲淹躬身道:“陛下,地方官敢这么做,一是因为朝廷对地方的管控不够严,二是因为不少地方官,是靠关系上位,根本不把百姓放在眼里。臣以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整顿吏治,把那些靠关系上位、盘剥百姓的官员,全部革职,换成真心为百姓办事的官员;还要制定严格的征粮制度,每一笔征粮,都要登记在册,上报朝廷,由户部核查,杜绝地方官弄虚作假。”

赵祯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你负责整顿吏治,韩琦负责制定征粮制度,务必在一个月内,把这件事办好!”

可整顿吏治谈何容易?不少地方官,都是朝中大臣的亲信,革职他们,就等于得罪朝中大臣。范仲淹刚革职了几个地方官,就有大臣上书弹劾他,说他“滥用职权,排挤老臣”,还有大臣私下里找他,让他手下留情,范仲淹却不为所动,依旧按规矩办事,可整顿吏治的进度,还是慢了下来。

而军粮的问题,也没得到彻底解决。河北、陕西两地用兵,每天消耗的军粮就有上千石,朝廷国库的粮,越来越少,赵祯只能下令,从其他州县调粮支援,可调粮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容易在途中损耗,一来二去,军粮的缺口,反而越来越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