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史诗看古今

第753章 大宋两位“素食帝”:豆腐宴与肉菜训(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嘻哈史诗看古今》最新章节。

皇佑二年春,汴梁皇宫的御膳房飘着豆香。掌勺的王师傅正围着灶台转,手里的铲子翻炒着锅里的青菜,旁边的蒸笼里,方块状的豆腐冒着热气——这是宋仁宗赵祯今日的早膳,从年初到现在,御膳房的菜单上就没出现过肉,每天不是豆腐、青菜,就是糙米饭配咸菜。

“王师傅,陛下今天要不要加点香菇?”帮厨的小徒弟递过一筐新鲜香菇。王师傅摇摇头,把炒好的青菜盛进白瓷盘:“别加,陛下说了,能吃饱就行,不用搞这些花样。”话音刚落,内侍就来传膳,王师傅赶紧把豆腐、青菜和糙米饭装进食盒,跟着内侍往福宁殿走。

福宁殿里,仁宗正坐在桌前批阅奏折。见食盒送来,他放下笔,拿起筷子夹了块豆腐——豆腐炖得软烂,带着点酱油的咸香,仁宗吃得很满足。“今天的豆腐做得不错。”他笑着对王师傅说,“往后就按这个标准来,不用给朕准备别的。”王师傅躬身应下,心里却犯嘀咕:陛下身为天子,每天吃这些素,身子能扛得住吗?

可仁宗却一点不觉得苦。有次宰相吕夷简来奏事,正好赶上仁宗用膳,见桌上全是素菜,就劝道:“陛下,您日理万机,得吃点肉补补身子,不然大臣们都放心不下。”仁宗却放下筷子,说:“吕相公,现在民间还有很多百姓吃不饱饭,朕要是天天吃肉,怎么对得起他们?这些豆腐、青菜,已经很好了。”吕夷简没敢再劝,只能叹了口气退了下去。

为了让御膳房节省开支,仁宗还亲自定了规矩:每天的食材费用不能超过五十文,多余的银子要全部上交国库。有次王师傅买豆腐时,多花了五文钱,仁宗知道后,特意把他叫到殿里,说:“五文钱虽少,可积少成多,往后买东西要仔细些,能省就省。”王师傅赶紧磕头认错,往后买食材时,都会货比三家,再也不敢多花一文钱。

几十年后,宋孝宗赵昚登基,比仁宗更节俭。他刚搬进皇宫时,见寝殿里的帐幔是用锦缎做的,当即让人换成粗布的;御膳房送来的餐具是鎏金的,他也让人换成普通的瓷碗瓷盘,说:“太祖皇帝当年打天下时,连粗布衣服都舍不得穿,朕怎么能这么浪费?”

乾道三年冬,孝宗的生辰快到了。御膳房的李师傅想给孝宗露一手,特意炖了锅红烧肉,还做了道糖醋鱼,想着生辰当天给孝宗添道荤菜。可没等生辰到,这天晚膳,李师傅就把红烧肉端了上去,想先让孝宗尝尝鲜。

孝宗刚夹了一筷子红烧肉,眉头就皱了起来。“这肉是哪里来的?”他放下筷子,声音沉了下来。李师傅赶紧跪下:“陛下,这是奴才特意给您炖的红烧肉,想给您补补身子。”孝宗却一拍桌子,碗碟都跟着晃:“朕常思太祖皇帝克勤克俭,汝等安得如此奢靡?!”

李师傅吓得浑身发抖,赶紧磕头:“陛下恕罪!奴才再也不敢了!”孝宗叹了口气,让人把红烧肉端下去,赏给宫里的老太监,然后对李师傅说:“往后御膳房的菜单里,不准出现肉菜,每天跟仁宗皇帝当年那样,豆腐、青菜就好。要是再让朕看到肉,朕定不饶你!”李师傅连声称是,爬起来跑回御膳房,赶紧把剩下的肉都分给了宫人。

第二天早朝,孝宗还把这事跟大臣们说了,说:“太祖皇帝当年穿粗布衣服,吃糙米饭,才打下大宋的江山。朕身为他的后代,怎么能忘了本?往后宫里的开支要再减三成,省下来的银子,都用在边防和赈灾上。”大臣们听了,都纷纷跪倒在地,说陛下节俭爱民,是大宋的福气。

可御膳房的日子却更难了。李师傅每天只能变着花样做素菜,今天是凉拌豆腐,明天是清炒青菜,后天是豆腐汤,连盐都不敢多放。有次孝宗吃着豆腐汤,忽然说:“这汤要是加点虾皮,味道会更好。”李师傅赶紧说:“奴才这就去买虾皮。”孝宗却摆摆手:“不用了,加了虾皮就要多花钱,这样就很好。”

有年冬天,临安下了场大雪,很多百姓的房子被压塌了,只能躲在破庙里。孝宗听说后,赶紧让人开仓放粮,还把宫里省下来的银子都捐了出去。可他自己的晚膳,还是一碗豆腐汤配糙米饭。内侍劝他:“陛下,您捐了这么多银子,自己总得吃好点吧?”孝宗却摇摇头:“百姓们还在受冻挨饿,朕怎么能独自享乐?”

后来,孝宗的节俭传到了民间。百姓们都很感动,有个老农特意从乡下挑了担新鲜的青菜,送到皇宫门口,说要给陛下尝尝。孝宗听说后,亲自去宫门口接了青菜,还赏了老农十文钱,说:“谢谢你的青菜,朕会好好吃的。”老农感动得哭了,说陛下真是个好皇帝。

孝宗在位二十七年,宫里的开支一年比一年少,省下来的银子大多用在了边防和民生上。有次大臣史浩来奏事,见孝宗的衣服上有块补丁,就说:“陛下,您的衣服破了,该换件新的了。”孝宗却摸了摸补丁,说:“这件衣服还能穿,换了可惜。”史浩看着孝宗,心里既感动又敬佩。

而仁宗当年爱吃的豆腐,也成了皇宫里的“传家宝”。孝宗在位时,御膳房每天都会做豆腐,有时是炖豆腐,有时是炒豆腐,有时是豆腐羹,味道虽然简单,却成了宫里最常见的菜。有次孝宗的孙子赵扩来宫里玩,见桌上全是豆腐,就问:“爷爷,您怎么每天都吃豆腐啊?”孝宗笑着说:“吃豆腐好,既省钱,又能想起百姓的苦,不能忘了本。”

多年后,孝宗驾崩,宋光宗赵惇登基。光宗刚登基时,也想学着仁宗和孝宗节俭,可没过多久,就开始铺张浪费,御膳房的菜单上又出现了肉菜,每天还要用很多银子买奇珍异宝。有天,老太监给光宗讲仁宗吃豆腐、孝宗训肉菜的故事,光宗却不耐烦地说:“那些都是老黄历了,朕身为天子,想吃点肉怎么了?”老太监摇摇头,没敢再说话。

可百姓们却没忘。临安的街头巷尾,还流传着仁宗和孝宗的故事,说仁宗每天吃豆腐,省下来的银子帮百姓修水利;说孝宗因为一道肉菜训斥厨师,把省下来的银子捐给受灾的百姓。有个说书先生,还把这些故事编成了话本,每天在茶馆里讲,听的人挤满了茶馆,都说大宋能有这样的好皇帝,是百姓的福气。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