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最新章节。
杜风正一边说着一边示意那名报信的军士上前,军士虽疲惫却眼神明亮,向谭威行了一礼便站在一旁,谭威闻言,眼中露出赞许之色,看向那名军士道:“辛苦你了,不愧是军情营的精锐,如此细心尽责,回去后到军需营领两匹上好的战马,再好好休整几日。”
军士连忙道谢,脸上露出一丝激动,能得到都督的夸奖,再多辛苦也值得,谭威随即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标注 “西海” 的位置上。
这幅地图上的西海还是一片广袤的大湖,水草丰美,可他心中清楚,这里在后世早已变成沙漠,只是如今尚未可知,沉思片刻后说道:
“西海距离过远,且情况不明,咱们暂时先不管可萨涵,眼下首要任务是全力夺取塘州。拿下塘州,就能掌控清河流域的水源与良田,这对咱们发展营州、稳固西疆至关重要。”
徐悠早已按捺不住,猛地站起身抱拳道:
“都督放心!营州到塘州不过一天马程,比武佑城到塘州快上不少,属下这就出发,就算武佑城的可萨军抢先一步赶到,属下也定将他们赶出去,牢牢守住塘州!”
他神态激昂,恨不得立刻率军启程,谭威点了点头叮嘱道:“务必带上短波通讯兵,占领塘州后即刻传信回来,让我等安心。路上注意警戒,切勿轻敌。”
说罢他亲自送徐悠到院门口,看着徐悠翻身上马,率领早已集结待命的艮军与特种战车营浩浩荡荡地出发,才转身返回会客厅。
回到厅内,谭威看向张定理吩咐道:“老张,塘州空城需尽快有人驻守经营,你组织一部分营州百姓迁往塘州,填充人口,恢复城池生机。”
张定理闻言,面露难色,眉头微微皱起,解释道:
“都督,开州来的数千灾民刚在营州安顿下来,不少人还在整理房屋、熟悉环境,若是此时再组织迁徙,恐怕会引起百姓不安,也不利于灾后稳定。”
他非常清楚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性,不愿因频繁迁徙打乱刚稳定的局面,谭威闻言,也觉得有理,便改口道:
“是我考虑不周。既然营州百姓不便迁徙,那你就派人去盐州、辟州等流民较多的地方散布消息,就说塘州已被我军接管,城中房屋空置、土地肥沃,凡迁往塘州者,可分得田地与住房,还能享受三年免赋税的待遇,务必设法吸引流民迁往塘州,加快塘州的恢复与发展。”
张定理心中一松,连忙领命:“都督此计甚妙,属下立刻安排人手前往各地传信,定能吸引不少流民前来。”
徐悠、杜风正、张定理三人各自领命后自匆匆返程处理事务。
徐悠直奔艮军营地,杜风正赶回军情营部署哨探,张定理则去安排人手前往盐州、辟州散布消息。
没过多久,营州城内便响起了艮军紧急集合的角号,“嘀嘀哒,嘀嘀哒,” 的号声急促而嘹亮,响彻全城。
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的艮军士兵们听到号声,立刻放下手中事务,朝着营地飞奔而去,整个营州瞬间陷入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
文强手持谭威的亲笔令箭,快步来到特种战车营。
杨威正在检查战车的连弩部件,见文强到来,连忙上前迎接,接过令箭确认无误后,杨威立刻高声下令:
“特种战车营全体集合!整理装备,备好战马,原地待命!”
士兵们闻声而动,迅速集结列队,动作麻利地检查武器装备,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展现出极强的纪律性,安排妥当后,杨威便带着几名亲兵,快马赶往艮军营地与徐悠汇合。
此时的艮军营地已是人声鼎沸,徐悠早已披挂完毕,一身铠甲在阳光下闪着冷光,见到杨威赶来,他直接下达命令:
“杨威,从今日起,特种战车营归艮军统一调配。立刻回去准备两天的口粮与箭矢,一小时后,带着你的人随艮军主力向塘州进军!”
杨威高声领命:“得令!”
随后便转身返回战车营,此次出征的艮军共近四千人,除了三千原部骑兵,还包括特种战车营及部分步兵,阵容齐整,气势如虹,一个时辰后,艮军准时出征。
营州城内,马蹄声、角号声、战车轱辘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百姓们听到动静,以为是鞑子来攻城,纷纷惊慌失措地关上家门,不少青壮年还拿起锄头、菜刀等武器跑到街上,想要保卫家园。
张定理早已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提前安排了数十名衙吏在街头维持秩序,见到百姓聚集,衙吏们立刻高声解释:“大家莫慌!是艮军出征去收复塘州,不是鞑子来犯!”
百姓们这才放下心来,渐渐散去,只是仍有不少人站在门口,望着艮军出征的方向,眼神中满是期盼与敬畏。
艮军离开后,营州城内仅剩下谭威的五百亲卫负责守卫,杜风正安排好军情营的探报任务后,心中始终惦记着谭威的安危,便急匆匆赶往道衙。
此时的谭威正坐在中院的鸽笼旁晒太阳,冬日的阳光温暖柔和,洒在他身上,驱散了些许寒意,他手中拿着一封密信,正仔细阅读,这是 “长频三号” 信鸽送来的英娘密信,信上的内容全是汉语拼音,除了他与英娘,旁人根本看不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前谭威曾用密信给英娘写过情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的深情让英娘深受感动。
自那以后,英娘便迷上了这种 “长频” 信鸽传书的方式,特意从莱州买来十几只品种优良的信鸽,时常给谭威传些自己写的情诗。
没想到,英娘反倒成了谭威的 “情诗启蒙老师”,在她的影响下,谭威读古诗的兴趣愈发浓厚,不仅能准确理解诗中的意境,还能随口吟诵几句,读古诗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他看着信中英娘用拼音写下的诗句,嘴角忍不住微微轻笑,心中满是温馨,捧着英娘的情诗密信,逐字逐句地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