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中东:从推叙利亚内战开始》最新章节。
18 架翼龙2无人机挂载着AG-300 空地导弹与雷石6滑翔炸弹,悄然靠近。
翼龙2 的操控室里,操作员迪夫紧盯着屏幕 ——彩虹4无人机传来的实时数据正不断更新。
S-300的两部搜索雷达正以低频模式工作,试图隐蔽探测。
“数据链中继正常,电子战掩护到位。”
耳机里传来协同保障人员的声音 ——ASN-220 的远程干扰波已经覆盖了 S-300 的雷达频段,ASN301反辐射导弹抵达s300雷达附近,确保翼龙2不会被过早发现。
当翼龙2 抵近至S-300 阵地30公里处时,迪夫按下了发射键。
两枚AG-300 导弹拖着尾焰俯冲而下,精准命中了 S-300 的9S32雷达。
残存的S-300 发射车试图转移,却被翼龙 2 释放的激光制导炸弹锁定,4 辆发射车在连环爆炸声中变成燃烧的残骸。
于此同时,在多个方向的翼龙2依次传来捷报,打击s300防空获得成功。
当战报传到拉卡指挥中心时,屏幕上的特拉维夫防空网已只剩下隐藏在永备工事下的爱国者导弹营。
此时的特拉维夫境内的空域,充斥着数量庞大到令人绝望的无人机群。
这些嗜血的蜂群不断的找寻着各种目标,进行着死亡通知。
从优先级的防空装备到地面装甲设备,无人机群按照目标的优先级逐次的进行着打击。
特拉维夫上空响起来凄厉的防空警报,二战时代的老式高射炮都拉出来,进行最后的挣扎。
但此时的特拉维夫防空网已经对无人机群构不成威胁,无论是毒刺还是各种型号的高炮,只能沦为无人机的靶子。
在一番低强度的对抗中,特拉维夫的防空火力逐渐熄灭,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无人机在他们头顶肆虐。
在集团军级指挥中心,AI协同模块自动分配目标:侦查体系发现的‘价值目标’,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ASN-220进行干扰,ASN-301 的猎杀轨迹,会同步共享给 CH-901,避免重复打击。
翼龙2 的打击数据,又会反馈给 PHL-191 火箭炮,为后续火力覆盖提供修正参数。
甚至单架 CH901 都具备自主协同能力 —— 当某架无人机被击落时,周围的同伴会自动补位,调整飞行轨迹,确保打击密度不降低。
特拉维夫的电子战操作员们最绝望的,正是这种 “无法切断的协同”:他们摧毁了几架 ASN-220,却发现更多的电子战无人机立刻补上空缺。
他们干扰了某段数据链,却看到信号很快通过其他频段传输 —— 拉卡的无人机群像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使部分受损,整体作战能力仍在持续。
在无人机肆虐一个小时后,拉卡指挥部确认了特拉维夫上空已绝对安全。
此时,歼16和轰6n组成的重型弹药对地打击群,飞临特拉维夫上空,对特拉维夫的重点目标进行点穴爆破。
马赫迪洪水行动,如同他的代号,彻底摧毁了特拉维夫的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