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第469章 李姨娘被休了(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最新章节。

“夫人说的是,现在李姨娘成为全咸京城的笑话了。”

“这是我嫁到魏国公府听到最好的消息。”国公夫人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李姨娘真是可怜。”吴嬷嬷脸上满是幸灾乐祸。

正院里的人得知李姨娘被魏国公休弃,都很高兴。

汪姨娘得知这件事情后,先是怔愣了下,随即明白魏国公的目的,心里对李姨娘满是羡慕。

“老奴听说正院里那位听说李姨娘被休,笑的非常大声。”

“她一个蠢货懂什么,李姨娘,不对,现在她是李氏,她离开了魏国公府,就再也不是妾,而是四元郎的母亲。”汪姨娘感叹道,“我看不是国公爷休弃李氏,而是放走了她。”妾不能用和离,“应该是舟哥儿的意思。”

“您的意思是八少爷让国公爷放了李姨娘?”

“不然还能是谁。”汪姨娘满脸的艳羡,“李氏的命真好,虽说出身在低贱的商户,但从小到大不缺钱用。之后进了国公府做妾,生下舟哥儿这么有出息的儿子。如今他儿子让她不用再做妾,真是让人羡慕啊。”

“谁都没想到八少爷读书这么厉害,连中了四元。”整个魏国公府谁能想到。

“是啊,谁能想到舟哥儿这么有出息。”汪姨娘心里庆幸当初听了女儿的话,与李姨娘他们交好。“舟哥儿这么有本事,对梅姐儿也好。”

“还是姑娘当初英明,让我们跟八少爷他们交好,不然……”

“日后等姑爷考中进士后做官,也能与舟哥儿有个照应。”高铭在今年参加了童试。“舟哥儿进入官场后,会被二老爷看重,他以后的前途不会差,到时候姑爷也能跟着沾光,这样梅姐儿他们的日子就好过很多。”汪姨娘知道自己的命没有李氏好,不指望自己能从魏国公府出去,但只要女儿以后的日子好过就行。

“我记得我有一个金葫芦,你找出来,然后送去给李氏,说是送给她的乔迁之喜。”她就不过去了,不然她怕自己会控制不住地妒忌,然后说出不太好听的话来。虽然这几年与李姨娘交好,但她们之间的关系一般,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针锋相对。

“是,姨娘。”

“你再传个信给梅姐儿,让她过两日亲自去一趟李氏的新家,恭喜她。”

“是,姨娘。”

汪姨娘挥了挥手,让嬷嬷退了下去。

“唉,李氏还真是好命啊……”汪姨娘羡慕嫉妒恨了,“有一个争气的儿子就是好啊。”她怎么就没有这么好命地生下一个儿子。当初,她原本怀了一个儿子,但因为身子不好,没有保住。如果保住,她儿子定也能考取功名。

都说李氏出身低贱,没什么脑子,但架不住人家命好。

现在好了,不仅有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儿子,还不用做妾。

如果可以,她也不想做妾,可惜她没有一个有出息的儿子。

汪姨娘越想越嫉妒,索性直接去了小佛堂,诵经平心。

赵姨娘得知这件事情后,没有什么反应。自从魏逸松死后,赵姨娘就像丢了魂一样。身子不好,整日卧病在床,整个人浑浑噩噩的,嘴里一直喊着“松哥儿”。

李氏被“休”一事在魏国公府掀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人幸灾乐祸,看她笑话。只有少数的聪明人才知道李氏被“休弃”的背后的目的是什么。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