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第427章 王诗敏投诚汤圆(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最新章节。

燕王府的喜酒并没有维持太久,毕竟只是纳侧妃。

汤圆送走宾客后,没有急着去月桂院找王诗敏,而是先回了自己的院子沐浴更衣。

就在王诗敏等的昏昏欲睡的时候,汤圆来了。

之前,掀盖头与喝交杯酒时,王诗敏偷偷看了燕王几眼,没有仔细看。现在细细地瞧了一番,她发现燕王殿下不仅长得好看,而且没有半点病弱的样子。

不是说燕王殿下是个短命鬼么?!

眼前的燕王哪里有苍白虚弱的模样。

难道病秧子的传言是假的?

燕王一直没有说话,安静地看着王诗敏。见她神色一会儿疑惑、一会儿吃惊、一会儿恍然,便知道她猜到了什么。

“殿下。”王诗敏忽然起身,然后跪在燕王的面前。

她这一跪,有些吓到了汤圆。

“殿下,臣妾要先向您赔不是。”王诗敏的态度非常诚恳,与传闻中骄纵任性的大小姐不一样。

汤圆没有让王诗敏起来,挑眉饶有兴味地看着她问到:“你为什么赔不是?”

“皇上赐婚后,臣妾说了一番对您不敬的话,还摆出一副不愿意嫁您的模样。”

“难道不是吗?”汤圆满脸兴味地说道,“本王是个活不长的短命鬼,又不怎么受宠,让你一个王家嫡女嫁于本王做侧妃,的确委屈你了。”

“不委屈,一点也不委屈。”王诗敏抬头,神色真诚地说道,“殿下,能嫁给您做侧妃是臣妾的荣幸。”

“荣幸?”汤圆似笑非笑地问道,“哪里荣幸了?”

“殿下,臣妾不瞒您,如果皇上没有赐婚,臣妾会被父亲他们安排嫁给镇国公府的人,臣妾并不想嫁进镇国公府,更不想嫁给郭崇礼。”

汤圆知道这件事情。王家和镇国公府本想联姻,与王诗敏年纪相仿是郭崇礼。

“为什么不想嫁进镇国公府?这样你们王家就与镇国公府的关系变得更亲近,与成王的关系更为紧密。”

“镇国公府就是个火坑,郭崇礼就是废物。”提到郭崇礼,王诗敏的眼里满是厌恶,“幸好皇上赐婚,不然臣妾就要嫁给郭崇礼那个废物。”

“为何故意说出那番话?”

“因为不想让家里人怀疑。”王诗敏说到这里,自嘲地笑了笑,“殿下,不瞒您,不管是臣妾,还是臣妾的兄长都是棋子,联姻的棋子。”

“世家不都是如此么。”

“殿下,王家远不如当年,也不上谢家,所以这些年,王家人很着急,祖父和父亲把宝压在成王殿下身上……”

接下来,王诗敏向汤圆汇报了一些她所知道的王家的一些事情。

汤圆没想到王诗敏会告诉他一些王家机密的事情。他挑眉看向王诗敏道:“你这是在向本王投诚?”

“是!”王诗敏神色认真地说道,“殿下,我现在已是燕王府的人,绝不能因为王家而背叛您。祖父和父亲他们让臣妾做的事情,臣妾不会做。”

“传闻你是一个骄纵不聪明的姑娘,现在看来并不是。”王诗敏的识趣聪慧在汤圆意料之外,不过这对他来说是个惊喜。“你祖父和父亲让你给他们递消息,你可以递,真真假假的递,不然你会被他们怀疑。”

“臣妾听殿下的。”

“至于你哥哥王泽远,等时机成熟了,本王会给他一个机会。”

听到这话,王诗敏一脸感激地向汤圆行了个大礼:“谢殿下。”说完,她又补充道,“殿下,臣妾可以与成王侧妃,也就是臣妾的小姑姑经常往来。”

“据本王所知,本王的好大哥并不是宠爱你小姑姑。”对成王府后院的事情,汤圆知道一些。“成王妃很看不惯你小姑姑。当初你小姑姑小产一事,成王明知道是成王妃做的,但并没有给你小姑姑做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