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第422章 钱管家:大理寺的大人为何对八少爷这么亲切?(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最新章节。

魏云舟回到前院时,魏逸文刚好穿好蓑衣。

魏逸文见魏云舟大半个身子都湿了,眉头皱了下,“让你穿蓑衣你不穿,你看看你衣服都湿了大半,你赶快回翠竹园沐浴,喝一碗姜汤,不然会受风寒。再过几个月,你就要考会试了,这个时候生病可不好……”一边走,一边絮絮叨叨叮嘱魏云舟回去一定喝姜汤。

“大哥,爹还好吧?是他让你先回去的?”

“看起来平静,其实心里很不好受。魏逸松再怎么不好,也是他的亲生儿子,不可能无动于衷。”魏逸文轻叹一口气说,“这段时日,我会带着曦哥儿去陪陪父亲,你继续去谢太傅那里读书。”

魏云舟没有异议,点点头说:“听大哥的。”

魏逸文没有再说什么,让魏云舟不要管他,赶快回翠竹园。

雨太大,魏云舟的衣服又湿了不少。

“大哥,那我先回去了,你自己小心。”说完,便加快脚步回到翠竹园。

李姨娘让元宝准备好了热水,又让煮了姜汤。

泡了个热水澡,又喝了一大碗姜汤,魏云舟感觉身子暖洋洋的。

李姨娘不放心,让元宝晚上给魏云舟守夜。如果发现魏云舟不舒服,要第一时间告诉她。

魏云舟想说自己没有娇弱,但李姨娘一个锐利的眼神甩过来,他瞬间闭上嘴巴,摆出一副乖乖听话的表情。

“下那么大的雨,让你穿蓑衣你不穿,要是受风寒了,我看你怎么办。”李姨娘气的伸手戳了戳儿子的额头,“你马上要考会试了,不知道自己不能生病么……”

魏云舟怕李姨娘说下去会没完没了,赶紧打断她。

“姨娘,我走后,有人来翠竹园吗?”

“没有,下这么大的雨,谁来。”

“那就好。”魏云舟又说道,“明日一早,我要去大理寺收魏逸松的尸体,之后要送去庄子埋葬。”

“怎么是你去?”李姨娘嫌弃晦气。

“大哥身子不好,总不能让他跟魏逸武去吧,所以只能我跟魏逸武去。”魏国公和魏瑾之肯定都不能出面。

“那你赶快睡吧,我回去了。”李姨娘说完,就离开了清风院。

没过一会儿,金十二来了,恭恭敬敬地向魏云舟汇报道:“少爷,您走后,正院有人来过翠竹园,但见大门关着,在门口踌躇了一会儿就离开了。”怕吓到李姨娘,周嬷嬷就没让她告诉李姨娘。

“海棠院那边呢?”

“正院的人也去了。”

“果然。”被魏云舟料中了,国公夫人想趁乱对海棠院和翠竹园出手。“元宝。”

“少爷。”

“你去跟顺子说一声,让他叫那个丫鬟给小蒋氏下些泻药。”如果不是小蒋氏不能死,她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

一听“泻药”,元宝立马坏笑了起来:“是,少爷,小的让顺子跟她说多下一些,让夫人直接拉在裤子上或者床上。”

还是元宝这小子狠。

“可以。”

元宝满脸欢喜地退了下去。

魏云舟叮嘱了金十二几句,便回卧房休息。

元宝尽职地守在外间,时不时进来,伸手摸一摸魏云舟的额头,确定他没有发热。

一晚上,元宝都没有怎么睡,魏云舟倒是睡得很好。

天刚亮,魏云舟就醒了,然后让元宝回去休息。

魏云舟没有让桑桃伺候他梳洗更衣,自己去了耳房洗漱,换了一身朴素的衣服,前往膳厅用早膳。

用完早膳,魏云舟先去了前院。从钱管家口里得知,魏国公昨夜一夜没睡。

魏云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魏国公,干巴巴说了两句注意身子之类的话。

一夜没睡,让魏国公又苍老了几分,但一双眼却恢复了正常,神色也恢复如初,仿佛昨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