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兄长走后,留给我一个奉军

第178章 远东军的坦克团来了(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军阀:兄长走后,留给我一个奉军》最新章节。

听到梅耶夫的话,山口信浓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斋藤次郎非常明确的给他说了,高丽总督府出兵出兵,必然是要等到奉军和远东军打个你死我活的局面之后,他们才会出手。

简而言之,就是只要这双方还没有真的打到无法抽身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出兵的。

斋藤次郎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想要梅耶夫给他当炮灰。

可是从他来到梅耶夫这边之后,梅耶夫三句话就离不开询问高丽这边什么时候出兵。

“元帅阁下,你也是知道的,目前我们樱花国的兵力并不算多,在高丽也只有4个师团,所以想要协助进攻,我们还需要从本土运兵。”

“这都需要时间,所以还请元帅阁下见谅。”山口信浓说道。

听到山口信浓这个借口,梅耶夫不屑的笑了一下。

高丽这边兵力不足,需要从本土运兵?这个理由说出来,你们自己会信吗?

既然兵力不足,你们跑过来跟远东军说什么联合进攻?

还有,准备进攻奉天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时候,从8月份就开始谋划了,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四五个月了,你们还没有把兵运过来?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他梅耶夫是不信的。

他又不是战场新兵,这些樱花国人在想什么,他能不知道?

不过,在梅耶夫看来,有没有樱花国参与,其实都不重要,他们不来最好。

这样的话,等到战后,樱花国能有什么脸跑来向他索要关外四省?

这样一来,这么大一片肥沃的土地,不都是他们沙俄的了吗?

“既然如此,那么还请山口先生多催促一下你们国内,毕竟来的太晚了,说不定战争都打完了,到时候,你们可拿不到这里的一寸土地。”

说完,梅耶夫也不再管山口信浓怎么想,他直接走出了办公室,准备去问询一下他的两个坦克团到哪里了。

再看绥芬河前线这边,王福忠在得到张凡的提点后,又从后方给绥芬河前线运来了一批反装甲武器。

由于这个时代,还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各国对于坦克到底该怎么使用,都还处于摸索阶段,自然也不会有人专门的研发什么反坦克武器。

可是在张凡到来之后,他就发现奉军缺少有效的反坦克武器。特别是在奉军原本的装甲部队非常弱小的时候,如果遇到敌人的坦克,他可不想让士兵用肉体去炸坦克。

特别是,在他的旁边,有一个国家,很喜欢用装甲洪流这种战术的情况下。

所以,张凡其实早在半年前,就给李安说过,让他设计一种大口径枪械,然后采用特殊合金钢制造了一批反坦克枪和机枪能够使用的穿甲弹。

于是,李安就采用毛瑟步枪为原型,制造了一批14.5毫米的栓动式单发步枪。

这款枪看上去就是一把放大的毛瑟步枪,整枪长2.1米,口径14.5毫米,采用栓动式枪机,没有弹仓,只能打一发,装填一发。

别看这种群射速慢,但是威力可不小,能够在300米的距离内,轻松击穿30毫米的装甲。

经过试验,奉军现有的所有型号坦克,正面都无法在200米范围内抵挡。

而穿甲弹,则是采用了7.92毫米的子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