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强皇太子

第474章 他不在以后(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最强皇太子》最新章节。

大明孝文三十年,十月初十。

孝文皇帝朱标,于半夜龙御归天,时年七十四岁。

巧合的是,孝文皇帝去世之日,正是他的寿诞之日。

朱标驾崩的消息迅速地从宫中传播,传到了百官那里,也传到了民间各地。听闻者无不动容,甚至还有痛哭昏厥者。

在朱标去世的第二日清晨,锦衣卫都指挥使李尽忠便从奉天殿的匾额后面取下了他的诏书,告知天下。

“皇太子朱雄英,任太子三十年,品行贤良,宽厚仁德,深肖朕躬。朕特立旨将皇位传于太子朱雄英,愿百官尽心辅佐,皇亲同心同力。望太子继位后,厚待大明子民,以兴国安邦为己任。朕特旨,朱雄英所做决定,皆视为朕所做的决定。无论何人,都不可以祖宗之法不可变阻挠。”

这份传位诏书,虽然早就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但众人还是忍不住惊叹,包括朱雄英他自己。

为什么?因为这份诏书给朱雄英的权力太大了,这代表了一个父亲,对自己儿子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就好像朱标拍着朱雄英的肩膀对他说:儿子,放心去做吧,不管发生什么,还有老爹给你兜底。

朱标的其他子女也皆有封赏,要么王位提高一个档次,要么就是加俸禄。朱允炆此时的心情也很复杂,他当然知道,大哥朱雄英身为太子,继承皇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他的心中还是涌现出了小小的失落,但是只持续了一瞬间。随即,这种失落就变成了释然。他这一生,不再会被任何东西禁锢,也能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哥当皇帝治国,应该比我们都要好得多吧……”

朱雄英没有第一时间登基,而是以太子的身份,为朱标主持大丧。整整七天七夜,朱家的子孙们轮流为朱标守灵。经过他和百官们的商讨,最终定下了朱标的谥号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懿德纯仁至孝文皇帝,简称文皇帝,庙号太宗。

到了出殡的日子,整个北平城都被一片白色笼罩,那并不是雪,而是街上的各家各户都挂上了白布,百姓们也都身着孝服,在街上跪成了两排,为朱标送行。他们一个个跪在地上,痛哭不已。因为这位最仁慈的皇上,终于离他们而去。就在朱标离去的最后时间,也不忘给他们降下恩典,那就是削减了百姓们半成的赋税。孝文一朝的赋税本就低到了极点,而百姓们也都富足了。所以哪怕只是削减了半成赋税,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送葬的队伍犹如一条白龙从北平城中走过,溅起浪花。就连自愿给朱标抬棺的,也都是王爵,扶灵之人更全都是朱家的子孙。而许多百姓也是不远千里,从各地赶来,只为了送这位皇上最后一程。

但是送葬队伍的目的地,并不是北平城边的皇陵。朱标早早地就留好了密旨,他要葬在应天的孝陵,那里,他已经安排人为自己修筑了陵寝。他说:就让朕再任性一次吧,朕想要跟爹娘葬在一起,后继之君,皆可在北平长陵安葬。

于是,众人便将孝懿文皇后常青儿的棺椁从陵寝中请出,一起运往应天的孝陵。整个工程,耗资巨大,所需的人力物力皆是令人咋舌。但是无论是朝中的大臣,还是皇室,都没有人反对。哪怕是一向心直口快,刚正不阿的于谦于少保也罕见的沉默。因为朱标为这个国家,为众多子民做了太多太多了,他最后的愿望,不过是想跟朱元璋夫妇葬在一起,他们哪里能反对呢。

这支送葬的队伍,足足行走了一个多月。但是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有百姓身着孝服跪迎在两旁。老百姓们也都流着泪说,这是皇上的恩典呐,哪怕他老人家已经去了,但是仍愿意再见一见他的子民们。

朱雄英红着眼,也发了愣。

“父皇,这是不是您给儿子上的最后一课呢,让我知道了,这百姓心中有本账,永远记得谁对他们好。放心吧父皇,我大明的皇上,永远不可轻负百姓。”

一个月后,朱雄英登基,年号为广仁。封长子朱文培为太子。

而李尽忠,也将朱标最后的遗物献给了朱雄英。那是一口匣子,里面装载了朱标留给朱雄英的所有建议,规划和指导,甚至还有对未来的预测。

十数年后,朱雄英封燕王朱瞻基长子朱祁镇为征南将军,带着五千精兵去往岭南一带剿匪平乱。但是征南将军朱祁镇由于不通兵法,轻敌冒进,结果导致五千精兵损失惨重,自己也被叛军杀害。朱雄英深表惋惜,然后将朱瞻基次子朱祁镇封为燕王世子。

这是朱标给他留下的最后一件事,因为有些账,总需要有人还。

朱雄英在任期间,靠着父亲定下的政策,广施仁政,也积累了不少的口碑。百姓们都将这几十年,称为孝仁盛世。大明的经济水平,科技水平都远远地超过了其他国家,甚至产生了工业化的雏形。对外的开疆拓土也是迟早的事情。朱雄英也增设众议阁,招收各阶层代表议政论政,广开言路。但是他知道,自己是一个守成的君主,不适合扩张,而大明现在最需要的还是安定繁荣的发展,至于未来的开疆拓土,扩张之举,还是交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吧,自己只要为他们打好坚实的基础即可。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着。

而朱标的名字,却并没有被人所忘记,孝文朝走过来的人,都会满怀崇敬地说起他,他们永远都会记得,有一位皇帝,赶走了蒙古人,结束了战乱建立大明。而他的儿子,让大明的每一个人都吃得起饭,生活富足。一举一动无比仁慈,处处都为了百姓着想。他在位的三十年,大明的人口数量狂增,而且收入也是激增,人人都觉得幸福,并且还将大明周边的版图扩大,将东瀛高丽等国收为属国,年年进贡。他的名字,已经被刻在了历史上,与唐宗宋祖一较高下。

他就是大明太宗文皇帝,孝文皇帝,朱标。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