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诗意入禅心

四、《桃花源记》赏析(4)(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静听诗意入禅心》最新章节。

【设酒杀鸡做食】,酒,真心之智慧甘露也。鸡,妄念之机心也。见到自性桃源——自性真心之后,仍然要继续修行,即悟后起修。这时的重点已经变了。见到真心之前,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寻找真心、见到真心。见到真心之后,修行的重点就变成了安住真心,同时继续清理妄念习气。设酒,即是不断地强化真心,安住于真心。杀鸡,即是清除妄念、机心、习气。作食,代表着这就是一日三餐,每天都要如此,要把这种修行变成生活方式,长期训练。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这时,又再一次出现了新的剧情。即居住在自性桃源里的同村人。不知为何,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了《论语》开篇中的那几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之所以有机缘写作这篇解读《桃花源记》的文章,正是源于对《论语》开篇这三句话的解读——从习仁之乐、友仁之乐到安仁之乐,由此而心生“自性桃源”之想,并且最直接的关联,就是写“安仁之乐”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很自然地就出现在了脑海之中。而现在解读《桃花源记》,写到这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亦自己跑到了笔下。难道是孔圣人和陶令一起商量好了吗?要借助我的笔相互为彼此做注?虽说前面刚刚说过不可拘泥于文字的故事,但也不可小看文字的力量,如果没有《论语》和《桃花源记》,我们又怎么会感受到孔子和陶令这两位圣贤鲜活的生命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用在这里做注解,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大家都是致力于追求自性桃源的“陶粉”——现在有理由怀疑,陶令之所以为自己取名为【陶渊明】,其实正是【桃源明】的谐音!《桃花源记》,就是如何寻找自性桃源,让自性桃源的光明和芬芳显发出来的实修路线图!这个发现有没有可能被列为“新视角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而且排行榜首的可能性极高呢!

由此想到了一位朋友——陶语。最早对【桃花源】产生特别的兴趣,就是因为好友陶语写的一篇游览“桃花源”并与陶令跨越时空进行心灵对话的故事。那时候与她在微信上专门就“桃花源”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记得当时还说过一句话:希望中国的乡村在未来处处皆是桃花源。并写有一诗也一并录在此处——

好山好水好地方,桃花源里采茶忙。且把新醅奉知己,红萝绿韭菜根香。

是不是您也感受到了桃花源里的花香、茶香、菜根香?

这些正是桃花源为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准备的丰盛的佳肴呢!

且回到正题。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询”。越是品读此文,越是惊叹于陶令此文结构上安排得巧妙。短短三百多字,竟然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层次,甚至到了一句话一个层次的地步。

在完成了“自性桃源”与寻觅者的对话之后,“自性桃源”又重新换了一个身份,以“村中人”的形象再次出现了。注意,当我们回看【见渔人,乃大惊】的前文时,如果再仔细一点的话,就会发现这位“见到渔人的人”,是【没有面目】的。没有任何关于这个人的具体描述,年龄、性别、外貌等,没有任何信息。而且明显地与“村中人”区别开来。从简短到极致的语言中,却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其“主人”的感觉。【问所从来、便邀还家】,这种理所当然地、自在、自主的风范,不正是“自性桃源”、自性真心的暗喻吗?而渔人第一个见到的这个人恰好就是这个“位置”上的人——桃花源的主人,不正体现了陶令运筹之巧妙吗?

直白一点说,“武陵人”,正是陶令也;“见渔人者”,正是“自性桃源之陶令也”。村中人,亦是“自性桃源之陶令”幻化身也。仔细体会一下,是不是这样呢?

下面且看看,当陶令再次转换了身份之后,将要传达一些什么样的信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来问询的村中人,首先不是问询,而是“自云”!这个“自云”,充分体现了巧妙的结构安排——因为陶令真正想说的话,其重点正是村中人不问而“自云”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从一个新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才能抵达“自性桃源”,相当于寻找自性桃源的另一条路——不同的路适合不同的人,陶令想得可真够周到啊。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先世,即达到自性桃源之前的生命状态,相对于当下身处于自性桃源之中来说,那的确已经是过往的先世了。如果把自性桃源比喻成【彼岸】的话,先世就是【此岸】。如何从【此岸】到达【彼岸】呢?

【避秦时乱】,秦者,情也。要达到彼岸,首先就要避免自己的心为情所乱。

这【情】字,乃是广义的情,不仅包括了情感、情绪,还包括了一切【情境】。广泛地说,生命所经历和面对的所有一切,都是【情】,都是容易干扰心灵使心灵迷乱的【情境】。那么,为了避免为“情”所乱,是不是就要抛弃父母、家人、孩子,逃避自己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乃至夫妇人伦的责任和义务呢?且看下文所说——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是的,不是抛弃,也不是放弃,而是带领着他们一起来到这“自性桃源”之地!陶令从其精神品格上来说,仍然属于儒家之仁者。而这句话正是“仁者”之担当的体现。注意,【邑人】,在古代是同一个县域的人。邑,亦泛指城邑、城市。邑在古代相当于一个小国家,即邦国。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桃花源”的理想,至少已经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的范围。而如果所有的邦国都变成了桃花源的话,那么“平天下”的大同世界理想也就自然同步实现了。

理想再好,根本却在于【修身】,即找到生命的自性桃源。然后带领着自己的家人和周围能够影响到的人,一起进入自性桃源的生命乐土。

【绝境】,即与世隔绝之境。【世】代表了世俗世界的一切,即【为情所乱】的世界。

绝境,就是彻底断除了纷乱、纷争、烦恼、痛苦、束缚等等,而达到自性桃源之地。

绝境,还意味着,如果想通过世俗世界的方法、道路到达这里,只能是痴心妄想。而后文也特别说明了这一点。

【不复出焉】,这句话实在太重要了。就是说,在见到自性桃源、本真之心后,就要【归家稳坐】,而不要再到处乱跑,不要再迷失了本真。不复出焉,就是安住在此自性桃源的“中央根据地”中,再也不离开了。当然,这是需要通过不断地训练来增进这种定力和坚固力的。

【遂与外人间隔】,正是因为能够安住在自性桃源中不再离开,所以就与那些没有见到自性桃源的人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即使两个人彼此熟悉,看似处在同一个世界,但以其心灵世界而言,可能一个在桃花源里,而另一个却在痛苦不堪的牢笼里。同理,即使两个人看似距离遥远,但因为其心灵皆同在自性桃源之中,所以亦可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正间隔人们的,不是空间上的距离,而是心灵的品格、智慧与境界。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前面一段话是村中人的“自云”,即不问而自言,阐述了如何从世俗生活之此岸达到自性桃源之彼岸的修行要点。接下来则是“武陵渔人”与村中人的问答。“问今是何世”,是谁向谁问呢?既可能是村中人问渔人“今是何世”,也可能是渔人问村中人“可知今是何世?”,谁向谁问其实不重要,陶令乃至借助此问来传达一个关于自性桃源的非常重要的特性——究竟超越性。自性桃源,超越时间,超越历史,超越一切外在的各种看似很实在的东西,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增无减。同时也从自性桃源的超越性反照出了世俗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虚幻性。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自性桃源是没有时代标签的,各种看似非常真实的历史朝代,对于自性桃源来说,仅仅是一些变幻无常的风景,没有真实不变的本质。或者说,时代的更迭,岁月的变幻,对于自性桃源来说,仅仅是荧幕上的光影,丝毫动摇不了自性桃源究竟超越的本质、本性。对于自性桃源自身而言,没有任何时代的标签、岁月的痕迹,亘古不变,古今一如。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南洋遗梦:荆棘与星途
南洋遗梦:荆棘与星途
家人们谁懂!被南洋豪门抛弃的落魄千金,靠三枚硬币逆天改命!复仇虐渣+霸总贴贴直接爽飞!!暴雨里埋葬咳血而亡的母亲,我攥着断绝关系的信和三枚硬币,从洗碗工被欺负到摆地摊被追着跑。就在我啃着发霉馒头的时候,浑身贵气的霸总黄砚舟突然出现!他救下我差点被踩烂的手作,却甩出个惊天大瓜——我爹的死是场阴谋,我们两家还有婚约!本以为抱住大腿就能逆袭,结果地狱模式直接开启!仓库被烧、门店被砸、法庭上被泼脏水…但
人间路过识君心
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
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
关于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一觉醒来,我成了手握三十万铁骑的五皇子!本以为是天胡开局,结果系统激活,我傻眼了。大哥是太子朱标,二哥是天可汗李世民,三哥是汉高祖刘邦,四哥是永乐大帝朱棣……就连八弟都是始皇帝嬴政!而我,把他们所有人都往死里得罪了一遍!更要命的是,我最信任的“盟友竟然是司马懿!系统任务:。开局就是死局,这怎么玩?!在线等,挺急的
浅一水
北大荒?开局自带两百平物资仓库
北大荒?开局自带两百平物资仓库
“怎么眼睛一闭一睁,一辈子过去了,还穿越了!现代三好青年,五好市民穿越到,即将去北大荒同名青年身上,恶毒继父,继母?还想抢我工作?想什么呢,东西一点不留,都是我的,空间收走收走!拥有物资空间的周建军,在这艰苦的时代过着不一样的日子北大荒,吃苦?不,是吃肉,........
爱吃八
不是同意离婚吗,扯证时你哭什么
不是同意离婚吗,扯证时你哭什么
婚前程筝被他捧着宠着迷了心,婚后才知道男人的深情是伪装出来的。他自始至终爱的是别的女人。遭遇绑架时,他一句“我没老婆。,程筝彻底心灰意冷,递给他一纸离婚协议书。陆京舟嗤之以鼻:“离就离,有什么稀罕的。程筝签好离婚协议书后,烧毁婚戒、合照……将婚姻中的痕迹烧得干干净净后,潇洒离开。*所有人都以为陆京舟同意离婚后,等到民证局扯离婚证后就会转头追求白月光。可是,却听到他却迟迟不愿离婚。他轻抚着她的脸
迦稚鱼
别慌,老公和孩子也穿了
别慌,老公和孩子也穿了
关于别慌,老公和孩子也穿了:一家三口齐穿越到古代,也不知道算是幸运还是不幸。苏晓晓刚醒来发现自己力大无穷,找到老公,遇见孩子一家团聚。边哭边打,都说了让你戒烟,你看惹出来多大的祸。三人相聚太爷爷给的玉佩激发了空间,回到了现代的家里,小宝哭着说这不是金手指,这是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啊!一家人在古代嬉笑怒骂,温纯治愈的生活日常,在加上天灾人祸,战乱四起,饿殍遍野,一家三口从顾自己到顾全村,再到拯救天下,
内个阳光彩虹小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