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墓摸金那些年项云峰李静

第137章 尝土定穴 意料之外(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古墓摸金那些年项云峰李静》最新章节。

“鱼哥,你打坑的时候有没有碰到石头?”

“没,都是这种黄黏土。”

“走,去那个地方看看。”

到鱼哥取土的地方一看,这里地势平坦,但旁边不远有个大坑,坑里都是水,是个臭水潭。

我观望了周围环境一阵,又察觉到了一个问题。

这一带野草很多,大片大片的,虽然冬天都荒了,但也能看出来,夏天时这里应该是绿意青松。

相比于草,方圆几十米范围的树却长势不好,对比山中其他地方,这里的树长的矮了不少,枝叶并不茂盛。

小萱放风看着人,我拿着洛阳铲在鱼哥刚才取土的位置又向下打了三米。

探到地下五米深左右时,洛阳铲带上来的土层中突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深红色物质”,呈细沙状。

我瞬间兴奋了起来,他娘的,我这是一击中标了。

我清楚的很,这种细沙状红色物质并非朱砂,而是一种“有毒的染料”,当时人会把这种染料加入水中倒在古墓上方,防止大树的树根长进墓里造成破坏。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一带的野草长势好,大树的长势却不好,因为草根浅,树根深!只有树根能碰到深层土中的这种红土。

科班专家们管这种两晋时期的红毒土叫赤什么什么来着,那个字太生僻,我不会念,也不会拼,反正北派里就叫红毒土。

类似这种土,一些西夏墓上头也有,那种是夯土中加了硫磺粉,所以位于银川的西夏皇陵景区时至今日依然寸草不生。

这土有毒,但主要针对植物,人只要不是大口大口的吃便毒不死人。随后经过勘探后我们发现,这个晋墓面积大概在三十平米左右,这在当时就算很大了,看样子以前没被盗过,是个新锅,至于墓主是不是西晋太子不好说,但肯定不是普通老百姓。

做好定位标记后我们便开车回去了。

....

这天晚上的深夜。

山里静悄悄的,能听到一些奇怪的动物叫声,整个古墓周围雾气弥漫,几把手电在屋气中晃来闪去,显的十分阴森。

手电光自然是我们的,此时盗洞已经打下去了六米多深,鱼哥和豆芽仔在底下挖,我用绳子将土提上来倒在一旁。

如今的我们经验丰富,一般都能把盗洞直接打到主墓室正上方,在破开墓顶下去拿东西,这样便能避开墓室外的墓道门,北派注重的是专业,高效,快速,精准。

又挖了半个小时,只听坑内忽然传来豆芽仔的大喊声:“卧槽!完犊子了!好像塌顶了!”

我立即下去,看到情况后脸色也变了。

千算万算,没算到这种状况,原本应该光滑平整或者呈拱形的墓顶砖此刻一大半垮塌了!这就代表着,底下主墓室很可能被积水加淤泥灌满了,所有陪葬品全埋在了里头!

如果现在继续挖,那只有两种情况。

一是人钻下在泥里摸东西,二是不小心引起二次塌方把人活埋了。

豆芽仔上来拍了拍身上土,神色苦恼道:“麻烦大了啊把头!以前这山里可能地震过,现在怎么整?”

我想了想说:“要不这样,你下去,我拿绳子绑你腰上,要是感觉不对劲儿了你就给个信号,我和鱼哥马上把你拽上来。”

“什么?!”

豆芽仔听后瞪着眼道:“峰子,我是个人,可不是泥鳅,我他妈会潜水,可不会潜泥!”

我们几个无奈看向把头,我心想这趟估计是白跑了。

只见把头眉头紧锁,他突然转头望向了不远处的那个臭水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影中先生
影中先生
关于影中先生:影中,一个重生于炎黄时代的人,不死不灭的他,经历了与华夏相同的年岁,逐渐成了一个无敌的人,身怀奇术,可论断天机,未卜先知,本书将讲述,影中在五千年后的现代将会发生的故事。
命犯孤星雪
心神变
心神变
共十卷,分述同归首尾定,中卷无序随览阅。吾欲去芜存精以惜君时,故锤炼词句以求言简意赅、微言深意;是以更新稍缓,望君海涵。各卷略介如下(详见分卷简介,分卷首章):首卷:一书之纲领,总揽背景设定,元素构成、主线走向、及诸深邃奥义,悉数收录卷二:述一强盛王朝之辉煌事迹,其体系之庞大,将缓缓铺展于万界诸天卷三:乃诗荒蔗之传奇,世间因之而更添斑斓之色卷四:渡生渡死渡来去,渡善渡恶渡圣凡卷五:言夫媒妻接连理
引心
创造源
创造源
引:因奇女子耗费九成九玲珑塔能量引爆之后才得以破开魔魂地狱一处险地空间壁垒驾驭玲珑塔落难至暗魔星,不曾想那处险地在壁垒未闭合前追出八千余只嗜血魔灵魂种,而这切始作俑者因受伤极重,在发现此问题草草教会了些土着仙神道法,交待如何对付及注意魔灵魂种那种种手段后,飞至一座高山之颠,随手布下简单法术仙阵后,传音至那些个土着千年之后方可来唤。奇女子不在多语溶于玲珑塔当中陷入深度沉睡。而当地土着怕哪个不开眼的
西山尖
独臂剑尊
独臂剑尊
林阳,从一个天才少年跌落到一个丹田破碎,宗门唾弃的废物。又一步步从废物逆袭成仙武大陆至尊,镇压当代千万豪杰……
六道沉轮
天谴之心
天谴之心
荆柯守出品若生为林木,我当欣欣以向荣。若生为幽草,我当萋萋而摇绿。就算是一根小草,也不必羡慕大树伟岸参天,我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碧绿德鲁伊之心,就是自然
荆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