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第71章 大宋隐相(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最新章节。

梁师成此时正坐在桌前,看着关于赵良嗣从金国那边送来的密信。

而他在看到王黼来了后,合上密信,看向王黼微笑说道:“黼儿来啦,快快起来,不是跟你说了吗,不必每次如此大礼。”

王黼抬起头来,严肃认真的述说道:“干爹万万不可,孩儿常叹息自己不能久在干爹身前服侍,每次求见若是在少了大礼,孩儿心中实乃过意不去。”

“好好好........”

梁师成闻言,止不住的大笑道:“既是黼儿的一片孝心,为父也不好驳了黼儿的心意才是。”

对于王黼这个干儿子,他可是喜欢得很。

身为一个阉人,最大的悲哀就是。

在拥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后,却不能给自己留个后。

但不曾想,某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有个名叫王黼的小官拜在了他的门前。

他一见这王黼的面容,心中就是一惊。

好一个俊朗的男儿啊,就算比不了潘安,想必也差不了多远了。

之后王黼一声一个的干爹叫着,说话又好听,表现又懂事,服侍又周到,使得他高兴的合不拢嘴。

像他这样的阉人,又怎么可能拒绝一个这样完美的儿子呢。

没说的,必须得赏赐,要什么官儿有什么官儿。

而且这么久以来,王黼也从未让他失望过,事事有汇报、有请示,更是使他在心理上感到了极大的满足。

梁师成摆摆手,让身旁的小宦官扶着王黼坐下。

继而微笑着轻声说道:“不知今日,黼儿又给为父带来了什么好消息啊?”

王黼拱手应道:“回干爹的话,确实是有消息,但是不是好消息,就得由干爹您来判断了。”

“黼儿且说来听听。”

“孩儿刚才得到确切消息,高俅已经死于梁山泊。”

梁师成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与他估计的倒是没差。

他梁师成是从最底层干上来的,从观察使到都监,又从节度使拜为三镇节度使。

而他现在不仅仅是内侍省的都知,同时还是太傅、太尉、开府仪同三司等等。

他除了能够迎合官家的心思,自身的能力也是足够的。

所以对于州县那些底层官吏们的心思,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既然州县府衙会像这样传消息过来,那就说明高俅基本已经没了,只是找不到尸体或证据罢了。

至于高俅的死对他有什么影响.......

其实对他自己而言,并没有多少影响,谁去坐高俅的位置于他来说都无所谓,反正都得听他的。

但他知道,这对他的黼儿会有不小的影响。

梁师成微微摇头道:“黼儿,这自然是坏消息了,我大宋太尉,竟然死于贼人之手,这梁山贼寇实在是太狂妄了。”

王黼眼珠一转,连忙再说道:“可是干爹,我刚刚又收到有消息说。”

“那些梁山贼人们,其实都十分渴望招安,而在此之前也做过许多努力,可奈何朝中有奸人作梗,故而才使得我朝廷空耗兵马钱粮无数。去打了一场毫无意义的仗。”

梁师成闻言,神情瞬时变得严肃起来。

梁山渴望招安?

朝中有奸人作梗?

这一番话中的意思,可是表达得有些多呐。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