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第70章 王相国的招安路子(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最新章节。

司马懿坐在位置上端着,王黼刚刚给他满上的茶水。

在淡然的浅酌一口茶水后,平声应道:“今日突然来求见王相国,还望王相国能够宽宏大量,恕在下不礼之罪。”

“而在下之所以求见王相国,是为梁山泊几万义士招安之事而来。”

“梁山?招安?”

王黼闻言,心中倒是略有一丝惊讶。

关于梁山泊的问题,朝堂上下已经是无人不知了,算得上是近年来一处规模较大的贼寇,也是官场上时有提起的一个话题。

数月前朝廷就已经有派兵前去剿贼,却没成想被打了个大败而归。

如此也就有了高俅亲率八大军州、三两万禁军剿灭梁山泊的事情。

根据之前济州那边传来的消息,刚开始的时候还打得很好,打得梁山贼寇不敢迈出梁山泊一步。

在后来,高俅又上奏说,他接下来会亲率水军攻上梁山。

之后便好长时间都没了消息,直到前几日才传来了高俅或是身死的消息。

很显然,高俅与他的水军基本算是完了。

王黼暗笑,所以他们是想要通过我的路子招安是吧,可没那么容易。

“哼!”

王黼冷哼一声,厉声说道:“你们梁山泊想要招安?难道想招安就招安吗?”

“当初我朝可不是没有给过你们机会,昔日陈宗善亲自前往你们梁山招安。”

“可是你们这些贼人倒好,竟敢辱我朝廷,扯诏毁谤,就连陈宗善本人都差点粉骨碎身在梁山,这就是你们想要招安的态度?”

“若是将你们这些顽固不化、不服王法的人招入朝廷,岂不是会乱我大宋朝纲?”

王黼的声音逐渐低沉,“如今我大宋已经派出大军前去剿灭你们梁山,而你们现在又说愿意接受招安了,你当朝廷是什么?”

司马懿看着如此这般行为的王黼,哪里不知道他这心里头是打的什么算盘。

司马懿从目前所知的事情中已然分析出。

这个王黼是与宰相蔡京有斗争的,此事在朝堂上已经是公开的事情了,两相之间又怎么可能会没有斗争呢。

若是真没有斗争的话,皇帝又哪能睡得着觉。

而高俅平时又与蔡京走得近,那么这王黼与高俅的关系也就不难猜到了。

面对王黼咄咄逼人的语气,司马懿依旧平声应道:“王相国有所不知。”

“我梁山泊众兄弟对待招安的态度从未变过,我们一直都希望能够保国安民,这也是我们梁山泊聚义以来的最大信念。”

“可无奈在梁山泊中,有些头领与高俅有仇,那高俅担心我们在被招安之后报复于他,故而高俅便千方百计的阻止我们招安。”

司马懿放下茶杯,继续说道:“就比如王相国刚才所言的第一次招安,实在是因为有奸人在从中作梗。”

“昔日那陈太尉上梁山招安的时候,身边跟了两个人,一人是李虞侯,另一人是张干办,我们后来查实他们都是高俅的人。”

“就这二人在整个过程中万般阻挠招安大事,还辱骂殴打我梁山头领,最后才导致了扯诏偷御酒等事宜,所以这安才没能招成功,绝非是我梁山泊不愿。”

司马懿最后又拱手说道:“还望王相国明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