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第708章 墙倒众人推(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然而虞王要用他对付梁王,万俟尚书也明哲保身,将他丢了出来,便是陛下,此事了后,也绝不会容他再活,是生是死,哪里是他自己说了算的。

贾雨村...

封愚默默的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锦衣军到底是有手段的,这计策是何人谋划,他也不难打听出来,当下已打定了主意,日后要叫锦衣军多盯着这人。

此计若说有多精妙,却也未必,然而借着人心如水,竟叫除了梁王一系之外,皆能得些好处,于是竟似被他撬动了大势一般,以至于水到渠成。

便是看起来吃了亏,平白受了失察之责的万俟颖,丢出去一个并非心腹的小小主事,却能换得虞王一份人情。

梁王既倒,将来东宫之位,八成便要归了虞王,若真如此,只怕那位万俟大人,非但不会生气,反倒都有些求之不得了。

读书人用计,就是狠毒!

又过得一阵,里头那狱卒便捧着一张文书,弯着腰递过来,两手洗的发白,瞧不见半点血迹,偏偏就渗着一股子腥味,几乎闻之欲呕:

“大人,那人已供认不讳,去年底腊月二十三,小年那日祭祀,梁王府上长史梅善行请他吃酒,又赠了他一笔银子,从他这借了一批待要销毁的弩矢,说要...拿去打猎。并有梅善行所遗梁王府文书,就在他家中。”

封愚将文书接在手中,朝那上头画押的指印瞧了一眼,便点点头,将文书收起,并不去管那人是如何画的押,甚或是死是活,也懒得问,有了这纸文书,那人便已经不重要了。

时间紧迫,若不是为显得精细些,也不用耽搁这么多天,可惜到底难以尽善尽美。

譬如说堂堂的大皇子,欲要行猎,何必非要借工部将要销毁的箭矢?

但想来这等细枝末节,也不会有人理会了...

万一他梁王就觉得武库司的箭矢好用,谁又说得准呢?

“既已画押,令仇都尉带人去,务必要将那封文书找出来,不可只凭片面之语,冤枉了殿下!”

几人领命而去,封愚也松了口,若是可以的话,他也并不想这样做事,锦衣军也并不是真没有查案的本事,但无奈皇帝实在没给他足够的时间。

吏部尚书遇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当做这事没发生,案子必然要查。

可准格尔使节将要入京,案子不可能拖到那个时候,京师数十万人口,更不可能就这么一直戒严下去,不然定是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就这也还罢了,到时准格尔使节入京一瞧,堂堂的大乾京师,竟是这样一副光景,堂堂尚书遇刺,居然连凶手也查不出来,此必成为笑柄,如此有辱国体,陛下震怒,他封愚担不起这样的责任。

可若果真到了那地步,这责任偏偏又必然就是他来担...

封愚想想也觉得心里发苦,区区七日,也只得如此了。

那份文书必然是会被找出来的,连字迹也不会有什么错漏,锦衣军人才济济,这不过是件小事,熟门熟路的,也不必他多交代什么。

不过是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如此而已。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