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网红苏眉山

第62章 《山村五绝》里的民生咏叹(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在苏轼这一时期上书朝廷的奏章里,也如实地反映了江浙一带的山野贫民,数月都不曾食盐者“大有人在”这一事实。

第四首说的是,每每到了开始发放青苗钱的时节,到县中的酒库买醉者暴增,以至于到手的青钱转手而逝,乡民多有徒手而归家者。

乡村之人,一年两度的春秋税,又要数度地去城里请纳和预买钱,如今又增添了助役钱。所以说,庄户人家的小孩子,每年都要数度地穿梭于城乡两地,以至于别的什么没有学会,倒是城里人的口音全都学的惟妙惟肖。

第五首的前两句,“窃禄忘归我自羞”,说的是苏轼自己,而“丰年底事汝忧愁”中的“汝”说的却是弟弟苏辙,这里有苏轼面对时弊,相约弟弟解甲归田之意。

纵观上述五首看似描写山村风景实则暗讽当时弊政的诗作,加上当时苏轼向朝廷的上书内容,就知道了在苏轼眼里当时的新法在民间的一些具体反映。

关于苏轼研究颇深的《汉书》,东坡先生尚且像这样地用功,我们这样中等天赋的人,难道能不勤奋读书吗!

苏轼对《汉书》进行了多次精读和抄写。

据记载,苏轼曾多次精读《汉书》,并在每次阅读时专注于不同的类别,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货财等,通过反复阅读和深入研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此外,苏轼还曾手抄《汉书》三遍。第一次抄写时,每段选取三个字作为标题;第二次抄写时,选取两个字;第三次则只选取一个字进行抄写。这种反复阅读和抄写的方法帮助他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书中的内容。

苏东坡被贬为黄冈团练副使时,负责农业的官员朱载上曾经到黄冈设署办公。

有一天,朱载上去拜见苏东坡,到了苏家门口,负责接待拜客的人已经通报了访客的名字,可是苏东坡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还不出来见客。

朱载上想留下来等,却感到 有些倦怠;想到要离开,可是自己作为访客名字已报了进去。

就这样犹豫不决了好长一会儿,苏东坡才出来见客,向朱载上表达了让他久等的愧疚之意,并且解释说:我刚才要了却一些每天必做的功课,让您久等啦。

两人坐了下来,说完了一些别的话题。

朱载上便问道:刚才先生说的每天必做的功课是什么呢?

苏东坡回答说:抄写《汉书》。

朱载上不解地问道:以先生之才,开卷一览,即可过目不忘,还用得着抄吗?

苏东坡说:我读《汉书》,到现在已经亲手抄过三遍了。开始是读一段抄三字为题;第二遍抄两字,现在只抄一字。

朱载上听后起身离开座位问道:不知道先生 摘抄成的书册是什么样子的,冒昧地希望先生能教导我,可以吗?

苏东坡就让手下的老兵从书桌上拿来一册给朱载上,朱载上看了看,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

苏东坡说道:你可以试着列举题签中的一个字。

朱载上像苏东坡所说的那样做了。

苏东坡便应和着他说的那个字,把与那个字有关的《汉书》中几百个字的记述背诵了出来,竟然没有一个字的差错或遗漏,凡是后来几次随意挑选的字,他都能像前面这样子把相关章节背诵出来。

朱载上叹服了好长时间,说:先生您真是有被贬谪的神仙的才份啊。?

熙宁六年(1061)二月初十,这个癸丑年的春分已过,杭州下了一场春雪。

在苏轼看来,漫长的冬日已过,充满希望的春日也就不会远了。“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癸丑春分後雪》)

到了次日,婺州知州苏颂携其子苏嘉自婺州来杭。

这个苏颂,苏洵在世时,就曾与之联宗,后世的苏轼家族与苏颂家族有着长达四十多年生死之交的密切交往史。因此说,苏轼与苏颂一生的血肉联系,宗亲关系是他们交往的情谊基础,工作关系是他们交往的道义基础,而政治立场大致相同则是他们交往的政治基础。

此次苏颂父子的前来,苏轼也是极为重视与欣慰的。他郑重地邀约了知州陈襄作陪,还有孙奕、黄灏、曾效章等人一起与苏颂父子游览了杭州的石屋洞。

说到杭州,西湖永远是绕不过去的风景,诚然西湖的四季皆美,而更兼杭城神韵的景观却藏在其后的群山之中。西湖周边的群山其山虽不高,但却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无数,更是聚集了不少闻名于世的古洞,如满觉陇一带的石屋洞便是如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些古洞藏于深山,多有佛道造像和摩崖石刻,也有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诗词歌赋与传奇佳话,细细探究其乐无穷。

石屋洞位于南高峰烟霞岭下,比较好找的入口位置是满觉陇路与五老峰隧道交叉口,是有名的烟霞三洞之一,与水乐洞和烟霞洞齐名。

石屋洞内很宽敞,形如一屋,故名石屋洞,吴越国时期曾在洞前建寺,如今已无存。南宋高宗皇帝赵构曾在此躲过金兵追击,定都杭州后便封石屋洞为“南山第一洞天”。

石屋洞内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壁上有佛祖、菩萨、罗汉和飞天的浮雕,其中最早的作品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

苏颂在杭州的一把手与二把手的陪同下游玩了石屋洞之后,苏轼还专门带他去夜游了西子湖,到了杭州,游西湖这一保留节目自然是杭城人上乘的待客之道。而因苏轼的此次游览,石屋洞遂变成了如今游人口中还在津津乐道的人文话题。

夜泛西湖之时,同为苏轼知己的苏颂意气风发地唱和了苏轼的旧作《腊日游孤山》诗,苏轼还把近期新作的数首诗作呈给苏颂品赏。苏轼此前曾亲往婺州(今浙江金华)拜访过苏颂,在婺州与苏颂就汉赋的创作之法进行过详细的探讨。

记得苏轼在去往婺州的途中,经过七里濑时,还赋《行香子》词两阕。只是此词无名,暂且不述。

这里的“七里濑(”水流沙上为“濑”),一名七里泷、七里滩,又名富春渚,为今浙江桐庐县城南富春江段的一处着名峡谷。

自胥口至钓台河段,绝壁夹峙,水流湍急,连亘七里,故得名。

在此处行舟,惟视风力为迟速,故有“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之谚。北岸富春山(一名严陵山)相传为严子陵垂钓处,元代黄公望举世闻名的《富春山居图》长卷,即取景于此处。

宋永初三年(442),谢灵运自京都建康赴永嘉太守任,途经富春江畔的七里濑,曾作过五言古诗。

宋时的“七里濑”隶属严州建德(今杭州建德市),过了七里濑即进入到婺州地界。有了谢灵运的加持,七里濑也就成了连苏轼也乐于前往凭吊的人文之所。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孑孓不独行
孑孓不独行
关于孑孓不独行:民间传言食黄鳝可补气血,强筋骨。那白色的黄鳝呢?大盛末年,苏北农村少年闯临海。目标就是活下去,没想很多很远。扛大包,当伙计,做买办,一步一步积累,目标不变就是小钱钱。世间苦,能吃饱饭也不易,发善心还是只为抱团活下去?面对世界始终心怀善意。时局动乱,风起云涌。如草,如蔓,如树?时势之下皆是虚。
公交八公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