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网红苏眉山

第37章 开始触及新法(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杨褒,字之美,嘉佑末为国子监直讲(掌以经术教授学生)。老杨曾与刘攽同在学舍共过事,所以与刘攽、刘敞兄弟常有诗词唱和之作。后来,就连欧阳修和苏轼也不断与之有唱和之作。

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人柳瑾,字子玉,也与苏轼有往来。柳瑾不仅与王安石是同学,其子柳仲远还是苏轼二伯苏涣的女婿、苏轼的堂妹夫,可见此人一是有点实力,而是挺能搞关系。对于柳瑾寄来的诗作,苏轼还要恭恭敬敬地次个韵、回个信什么的,“他日见邀须强起,不应辞病似相如”(《次韵柳子玉见寄》)。关于苏轼的这个堂妹,有人考证正是苏轼心中的最爱,只因同姓苏而没有走到一起。在苏轼后来的流放岁月,还曾经在堂妹家住过一段时间。

二月十一,朝廷下诏任命司马光仍袭旧职为枢密副使,因为司马老先生此前的官职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不想司马光九辞其任命而不就。“九”这个数字在古时也就是一个约数,特指“多”的意思。

原来,神宗皇帝本想置司马光于两府任职,王安石进言道,司马光虽然平时好发一些不和谐的议论,但以其才德而言还不足以妨碍政事。但是由于此人德高望重,如果擢拔他到高位任职,那么就会有很多持有奇谈怪论的人去倚重他,到时候司马佬儿就会成了异论者的一面旗帜。与司马佬儿每天朝夕泡在一起的人无非刘攽、刘恕、苏轼、苏辙之流。看看他交往的人都是些什么货色,就知道了司马光是什么人了。

当时,不管王安石怎么在背后抹黑司马光,可神宗皇帝仍是坚持任用司马光。直到王安石被重新起用,司马光老先生又坚辞其职,神宗没法,只好默许了。

其时,苏轼与杨褒同朝为官、比邻而居,以至于苏氏父子的翰墨散落到民间者众多,后来都真假难辨,惟有杨氏处收藏的可信不诬。

如今,苏轼任判官告院,苏辙则到陈州出任教授。

熙宁四年(1071)三月,三十五岁的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权开封府推官苏轼冒死再上皇帝书,这一次彻底是撕破了脸面,下足了猛药。

首先,苏轼在开篇就煞有介事地引用了中国古代大圣人孔夫子的话,大意是君子的过错,就像日蚀和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到(这类似于今人文章中的“知屋漏者在宇下”),一旦改掉了过错,人们还会仰望他。

然后,笔锋一转,火力全开,又说道:

陛下,您自去年以来所主持推行所谓的革新政策,都是在“胡球弄”,都不是治世的良策。比如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派遣散发青苗钱的官吏,征收助役钱,推行均输法等等劣招歪棋,已造成了全国骚动,路人怨声载道,叫苦连天。朝中官员自宰相以下均知道这样必然是行不通的,但又都不敢申辩。近来,一些老臣以及地方藩镇的侍从官员纷纷上书指陈这些新政的弊端与不妥之处。甚至台谏官的几位原本是支持和服务过新法推行的官员,如今都纷纷倒戈,转而都站出来指责新法的不对。

苏轼急切地总结说,这难道不是社会舆论爆炸、形势发展急迫的危险局面吗?如不是那些钻到钱眼里、见利忘义之徒,谁会固守着这些低级的错误而不洁身自好呢?吴师孟、胡宗愈等人都在乞求罢免自己的官职,就像在逃避污秽的东西一样,唯恐自己逃脱不了似的。

粗略说来,苏轼在变法初期的反对意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过于急躁,提拔官员太快,治理国家不应过于过于激进。其次是苏轼反对王安石改变科举制度,认为现有的科举制度已经实行了一百多年,贸然改变未必能选出真正的人才,并且认为大办学校会劳民伤财。?

最后,?苏轼还批评新法导致下面官吏无所适从,尤其是王安石增设立的三司条例司,由几个年轻人通宵达旦研究改革方案,强推过程中使得老百姓和官吏都感到困惑不解。?

在对待均输法和青苗法苏轼也有着极大的意见:均输法让官府参与市场经济,苏轼认为这理想化且可能被办事人员中饱私囊,扰乱市场秩序;青苗法则让富人借到钱后再放高利贷给穷人,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这些反对意见使得苏轼与王安石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王安石认为苏轼是推行新法的障碍,最终导致苏轼被贬。?

其实大家都知道,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绝对不是出于有私心,主要还是政见不同:

虽然苏轼敬重王安石,但二人在政治主张上存在分歧。苏轼受黄老“无为而治”的影响,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实行官不扰民,不与民争利的政治主张。

而王安石的变法在苏轼看来过于“激进”,幻想着通过经济手段迅速地从民间为朝廷积累财富,实则是变相地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导致百姓负债累累,流离失所,甚至饿死者不下百万,好多平民百姓被迫沦为盗贼。

苏轼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政策过于强调实用性,忽视了人文关怀和社会福利,社会环境日益恶化,人民生活变得艰难,对吏治不负责,对百姓残酷无情,这样的政策必然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

直到后来,作为体制内的一位礼部尚书,苏轼又亲历了王安石变法对整个社会的实际影响。最终他悲观地认为王安石变法不仅没有解决朝廷内部的腐败问题,反而加重了官员的贪污和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朝廷的公信力,增加了百姓的反感和不满,这种政策根本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总的来说,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并非出于个人成见,而是由于上述的政见不同、社会影响和政治立场等方面的原因。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确实是持反对意见的,但这种反对意见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慢慢滋生,慢慢升级。苏轼认为宋朝弊病很多,理应变革,但变革宜缓慢进行,才能不伤及宋朝的根本。对于王安石的变法,苏轼一开始持谨慎态度,并不轻言反对。

当看到王安石变法过于激进时,苏轼才上书宋神宗,表达了他的看法和忧虑。两年之后,变法深入执行,苏轼却看到变法效果不理想,反倒给百姓带来困扰,苏轼就开始严厉批评,并最终与其他保守派站在同一战线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