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贾政有些揣测,会不会和贾家人写的文章过于狂妄有关?
 更离谱的是,贾芸居然指摘一群官员与城中的帮派勾结,一下子登载了几十个官员名单。
 其中甚至有刘景云这位三等伯,三品都指挥!
 这得替贾家得罪多少人?
 治一下也好!
 免得给家族带来祸端!
 ……
 不远处,众人只安闲听书,浑不在意。
 只有黛玉妙目顾盼,心中也是发急。
 在她看来,自己的二舅等人根本没读懂文章,也不理解这篇文章的重要意义。
 今早宫中敲钟,急召群臣入觐,可见必是皇帝读了文章之后的急促之举!
 可叹眼前的贾家众人……
 要么迂腐自大,要么懵懂无知,要么纨绔无能。
 放眼看去,真的都是庸庸碌碌!
 便是宝玉,黛玉也是罕有的对他极为失望。
 这个时期的黛玉和宝玉年龄尚小,还处于孩童往少年的转型期。
 彼此间应该只有兄妹之情,并无其它。
 或者宝玉对黛玉有一些独占欲,但黛玉应是无有什么特殊之处。
 得到林如海病故之后,隔了半年黛玉回荣国府后,才有真正的变化。
 心态的变化,身份的变化,促使黛玉思考自己的未来前途。
 宝玉确为黛玉能选择的最优选。
 加上朝夕相处。
 宝玉对黛玉也向来小意殷勤,黛玉不选他又能选谁?
 但现在距离那步还远的很。
 林如海还健在,还是兰台寺大夫,巡盐道,别看品阶不高,但地位不逊于偏远省份的巡抚,只能说犹有过之。
 整个大周两大产盐区,一是长芦,一是淮扬。
 淮扬盐产量冠绝天下,江南江北,安徽,湖广,浙江,这几个省份都是最富裕,或是产粮最多的地区,都是吃淮盐。
 其余山东,福建,两广,也有海盐,但最多自给自足,很难大规模外销。
 主要是这个时代还没有晒盐法,只有煮盐法,淮扬地区的盐沼区极大,盐户最多,技术和物资储备最强,所以产量也最高。
 其余的地方,只有少量海盐和四川,宁夏等地有井盐和滩盐,也是产量很低,很难和淮盐的地位相比。
 林如海负责淮盐,地位可想而知。
 林父在,黛玉最多算客人暂住,自有底气。
 林如海死,她才是真正的寄人篱下,地位远远不及宝钗。
 此时此刻,看着傻乐听书的宝玉,黛玉内心微微一叹。
 扫视全场……
 只有探春在侧耳倾听,不仅入神,眉宇间也是有不以为然之色。
 黛玉心中警醒。
 看来,探春也看了报纸,并且感受到了不同寻常之处!
 不知为何,黛玉心中突然有种欣慰感,她用眼神看向探春。
 探春先是一怔,接着也是露出开怀之色。
 两个女孩子眼神交流,彼此都有惊喜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