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错:从提瓦特开始的旅行

晓光与凤雕相守(云鸿其三·下)(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差错:从提瓦特开始的旅行》最新章节。

云鸿刻木头的动静持续到后半夜。

阿贝多合上书时,帐篷里只剩一盏油灯亮着,暖黄的光落在胡桃木上,把凤羽的纹路照得愈发清晰。

云鸿蜷在折叠椅上,侧脸贴在木头表面,呼吸轻得像羽毛——竟是靠着木头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把小号刻刀。

阿贝多走过去时,才发现他指尖有道细小的伤口,大概是下刀太急划到的,血珠凝在指腹,没蹭到木头上,反而蹭在了自己的袖口上,洇出个淡红的小点。

他皱了皱眉,转身从实验台抽屉里翻出伤药——是之前云鸿带来的,说是“雪山采药时顺手配的,比城里的药膏管用。”

当时他随手放在了抽屉里,毕竟两个人都不能算“正常人”基本用不上包扎,不过现在倒是给这人自己用上了。

小心翼翼地掰开他的手指取下刻刀,阿贝多蹲下身,用棉签蘸了药水轻擦伤口。

云鸿大概是被弄醒了,睫毛颤了颤,迷迷糊糊睁开眼,湖蓝色的眼睛里还蒙着雾:“阿贝多?”

“别乱动。”阿贝多按住他要缩回去的手,把药膏涂在伤口上,用纱布轻轻缠好。

“刻木头也能划到手,你倒是能耐。”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责备,指尖却避开了伤口的位置,只捏着他的指节。

云鸿这才看清自己手上的伤,挠了挠头笑了:“太专注了嘛。”目光落在他手里的药膏上,又补充道,“这不是我给你带的吗?怎么还留着?”

“没用完就留着了。”阿贝多把剩下的药膏塞回他手里,起身时被他轻轻拽了拽衣角。

云鸿仰头看他,油灯的光落在他眼里,像落了两盏小灯:“我刻到凤凰的眼睛了,明天就能刻完。”

“先睡觉。”阿贝多扯回衣角,却没催他起来,只是转身把自己的厚披风拿过来,盖在了他身上——云鸿总爱蜷在椅子上睡。

说是“离木头近,方便半夜想起纹路接着刻”,拗不过他,阿贝多索性在他椅子旁多放了个靠垫。

云鸿把披风往身上裹了裹,鼻尖蹭到披风上的味道——有松节油的清苦,还有点淡淡的雪松香,是阿贝多身上的味道。

他往木头边缩了缩,声音闷闷的:“阿贝多,你画本里的不死鸟,眼睛用的是什么颜色?”

“没特意调色,用的石墨。”阿贝多正往油灯里添油,闻言顿了顿,“怎么了?”

“没什么。”云鸿的声音轻了些,“就是想让它眼睛亮一点。”

阿贝多没再追问,吹灭油灯时,借着月光看见云鸿已经重新闭上了眼,手还搭在胡桃木上,像在护着什么宝贝。

帐篷里静下来,只有他均匀的呼吸声,和窗外雪粒落在帆布上的轻响。

第二日阿贝多醒时,云鸿已经不在帐篷里了。

折叠椅空着,胡桃木放在桌上,凤凰的轮廓已经基本刻完了,只剩头部还空着。

他走过去细看,才发现云鸿把之前捡的黑曜石碎粒摆在了凤凰的眼眶位置,大小刚好合适,只是还没嵌进去。

“醒啦?”云鸿掀着帐篷帘进来,手里拎着个陶罐,白色长发上沾着点晨霜。

“刚去湖边打了点水,顺便采了点冰雾花——你看,开得正好。”

他把陶罐放在桌上,里面是清冽的湖水,插着两枝冰雾花,花瓣上的霜还没化。

阿贝多的目光落在他缠着纱布的手上:“伤口碰水了?”

“没碰!”云鸿连忙把手背到身后,又觉得此地无银三百两,笑着举起来晃了晃,“我用布包着呢,你看,没湿。”

阿贝多没理他的小动作,只是拿起桌上的胡桃木凤凰:“眼睛不用黑曜石?”

“想换个亮的。”云鸿凑过来,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布包,打开来里面是几粒细小的蓝色晶石——是之前找阿墨要的。

给阿贝多看了后,阿贝多说“内含微量风元素,透光性极佳”的那种,当时云鸿当宝贝似的揣起来,阿贝多还以为他是觉得好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