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最新章节。
这一天,朝廷的一道圣旨如同一道惊雷,在朝野上下引起轩然大波。
这道圣旨的内容,是赐死庶人李忠。
李忠,本是唐高宗的长子,身份显赫,早年曾被立为太子。
然而,命运多舛,他因宫廷中的一系列变故,最终被废为庶人,流放到偏远的黔州。
此次李忠被赐死,原因是在审理上官仪案时,被查出他与上官仪有私下往来。
上官仪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因得罪武则天而被处死。
李忠与上官仪的往来被认定为“同谋”,这一罪名让他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大理寺和御史台联名上奏,称“李忠心怀怨望,与上官仪交通,意图不轨”,请求朝廷按照律法对他进行处置。
唐高宗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下旨赐死李忠。
旨意下达后,内侍省不敢怠慢,立刻派遣专人前往黔州宣读圣旨。
当李忠接到这道赐死的旨意时,他的心中虽然早有流放之苦的准备,但仍然难以掩饰内心的悲戚。
他对前来宣旨的张瑜说道:
“我早已不问政事,何来与上官仪同谋?”言语之中,充满了无奈和冤屈。
然而,内侍张瑜却只能无奈地回答:
“此乃朝廷定论,我只是奉命行事。”他的语气冷漠而坚定,丝毫没有给李忠辩解的余地。
最终,李忠在绝望中选择了按照旨意自缢而亡。
他的生命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悲凉和世人的叹息。
黔州的官员在得知李忠的死讯后,迅速将这一消息上报朝廷。
同时,他们按照庶人的礼制,草草地将李忠安葬,没有举行任何隆重的仪式。
消息传回长安后,李治心情沉重,他决定召集宰相们共同商议如何处理李忠的后事。
在朝堂之上,李治面色凝重:
“忠儿虽然犯下了一些过错,但他毕竟是朕的儿子,他的安葬之事绝不能过于草率。朕认为,可以命令黔州的官员们按照亲王旁支的礼制,重新为他改葬。”
宰相们纷纷表示赞同,并躬身应诺。
于是,一道旨意迅速传至黔州,黔州的官员们接到新的圣旨后,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开始重新选址,严格按照规制为李忠修建墓茔,以弥补最初安葬时的简略。
处理完李忠的事情后,次日,朝廷又下达了一道人事调整的旨意。
原来的右相、城阳县侯刘祥道被改任为司礼太常伯,不再兼任右相一职。
这次改任并非因为刘祥道有什么过错,而是出于对中枢政务的调整考虑。
在此之前,刘祥道兼任右相时,不仅要处理繁杂的政务,还要负责官员的选拔事务。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难免会出现一些力不从心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