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最新章节。
显庆六年,春寒料峭,正月初五,朝堂之上,一道征兵旨意如春风般迅速传遍了河南、河北、淮南三地。这道旨意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朝廷决定在这六十七州招募士兵,派遣他们前往平壤带方道行营,为即将到来的征伐高丽之战做好充分准备。这一消息如同惊雷一般,在百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旨意刚刚下达,吏部与兵部便立刻行动起来,紧密配合,以确保征兵工作的顺利进行。
吏部负责统筹各州的招募事宜,他们精心策划,将四万四千六百四十六人的征兵名额按照州县人口比例进行拆分,使得每个州都清楚自己的任务。
这样一来,任务明确,责任到人,避免了推诿扯皮的情况发生。
与此同时,兵部也在紧锣密鼓地拟定招募标准。
他们明确规定,招募对象必须年满十八至四十五岁,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
此外,为了避免招募过程中的混乱,兵部还提前准备好了入伍凭证和粮草调配方案,以确保一切都井井有条。
各州在接到指令后,丝毫不敢怠慢,当天便在城门口、市集等热闹处张贴起了招募告示。
告示上详细写明了此次招募的用途、待遇以及具体要求,让百姓们一目了然。负责招募的官员们则守在临时搭建的棚子前,面带微笑,热情地接待着前来报名的百姓。
在人头攒动的征兵现场,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紧紧攥着自己的身份证明,奋力地挤到了前面。
他满脸期待地对负责征兵的官员说道:“官爷,您看看我,我这身子骨可结实了,拉弓射箭都不在话下,我想去平壤参军!”
官员接过他的身份证明,仔细地核对了上面的信息,确认他符合报名条件后,便微笑着将他的名字登记在册,并递给他一张入伍凭证。官员叮嘱:
“小伙子,拿好这个凭证,三天后到州府集合,到时候会有专人带领你们统一出发。”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阵窃窃私语。
一些百姓们面露犹豫之色,他们相互交头接耳,似乎对去平壤参军这件事心存疑虑。
终于,有一个人鼓起勇气走上前,向官员问:
“官爷,我想问一下,如果我们去了平壤,能有啥待遇啊?而且我家里还有老小要照顾呢,这可咋办呢?”
官员见状,连忙耐心地解释:
“各位乡亲们,你们放心。一旦入伍,朝廷会负责你们的吃穿用度,每个月还会发放粮饷补贴。而且,你们家里也能减免一部分赋税呢。要是你们在战场上立了功,那可就更厉害了,不仅能得到丰厚的赏赐,还有可能被封官加爵,让你们的家族都跟着沾光啊!”
官员的这番话犹如一颗定心丸,让原本犹豫不决的人们纷纷下定了决心。
一时间,报名的队伍迅速壮大,很快就排起了一条长龙。
为了确保招募人数能够达到预期标准,各州纷纷派遣官员下乡进行宣传活动。
在河南的某个县,一名下乡的小吏手持铜锣,沿着村庄和农户之间的小道行走,边走边敲响铜锣,同时高声喊:
“朝廷正在招募士兵前往平壤,为国家效力,待遇优厚,而且家里还能免除赋税!只要符合条件的,赶快前往县城报名啊!”
这响亮的铜锣声和小吏的呼喊声吸引了许多村民的注意,他们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打听着具体情况。
其中一位村民问:
“我家郎君刚刚年满十八岁,他能不能去呢?”
小吏微笑着点头回答:
“只要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大毛病,就完全可以去!这可是为咱们大唐做事,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呢!”
就这样,在短短十天的时间里,河南、河北以及淮南的六十七个州都顺利完成了招募任务。
当最后清点人数时,令人惊讶的是,人数恰好是四万四千六百四十六人,竟然一分不差!
吏部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将详细的名单上报给了朝廷。
李治在审阅完名单后,满意地说:
“这次招募的效率相当不错啊!立刻通知兵部,让他们尽快安排这些士兵集结,绝对不能耽误了赶赴平壤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