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

第294章 扶苏公子(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最新章节。

一个母亲能为她的儿子所做的最后一件事。

“传寡人之命,将扶苏公子带下去悉心教导。”

良久,秦王还是下了一条王命。

另一边,一匹快马也从咸阳城疾驰而出。

在这个时间段,离开咸阳这个人的身份让人很是瞩目。

昌文君。

一名神秘的密探匆匆忙忙地走进咸阳宫,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昌文君已经离开了咸阳,并朝着南方前进。

“孤身离开?”秦王疑惑地问道。

“回大王,昌文君独自一人骑着一匹马,身上只携带了少量的干粮和一把剑,那把剑正是大王曾赠予他的佩剑。”密探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这个消息让秦王陷入沉思。

秦国的丞相、权倾朝野的昌平君刚刚背叛秦国前往楚国。

如今,与昌平君地位相当的昌文君也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独自向楚国进发。这一连串事件让人不禁心生疑虑。

此时,整个天下都知晓了昌平君的叛国行径。而昌文君在这样敏感的时刻做出如此举动,自然会引起人们的猜测和担忧。

没有人能轻易猜到昌文君此举背后真正的意图。

加上楚国公主的自绝生路,几乎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昌文君也是背叛大秦逃到楚国去了。

“寡人知道了。”

“大王...要不要派人将昌平君追回来?他走的全都是官道。”

密探再次开口说道。

“不必。”

“让他去吧。”

“昌文君不是昌平君。”

嬴政沉声说道,对于昌文君叛逃秦国的可能性,他并不认为存在。

至于昌文君为什么要去楚国,这一点秦王还猜不到,不过想必很快就会知道了。

因为昌平君之乱一事,大秦朝堂之上人心惶惶,民间的老秦人也愤怒不已,对于在秦的其余六国人士,目光也变得不善起来。

连昌平君都能叛秦,那么无论是楚人、韩人、魏人等,他们全都可能。

大秦发生的这些事,也正是项燕礼遇昌平君所希望的。

楚人越是善待昌平君,那么秦人的怒火便越高涨。

到时候恐怕秦国之地,特别是咸阳城内,便容不下他国之人了。

夷陵前线,战火纷飞。

李信亲自率领大军对楚军大营发起了猛烈的攻击。项燕虽然奋勇抵抗,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住秦军的强大攻势,只得带领残兵败将后撤到夷陵城内。

城外的楚军几乎已经被秦军彻底消灭殆尽。只剩下左将军季布率领着一部分残余部队狼狈逃窜。

季布的同胞兄弟季心,在没有得到城父昌平君起兵失败的情报下,轻信了李信的诱敌之计,被骗入了秦军的行军大营之中,最终惨遭杀害。

此外,季心麾下一支由楚国人组成的一万步卒军队,为了避免留下后患,李信毫不犹豫地派出两万精锐部队将其剿灭。

伴随着整个秦人的怒火。

李信得胜之后并未撤兵,而是继续兵伐夷陵。

“不破寿春,誓不收兵!!”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