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最新章节。
大战爆发后,五国联军如饿虎扑食般对建阳城展开了连续七天的猛烈攻击。
在最初的三天里,他们不断地试探着秦军防卫的薄弱点,试图找到突破防线的方法。然而,秦军的防御异常坚固,让五国联军始终未能得逞。
到了第四天,五国联军显然已经失去了耐心,他们开始不顾一切地发起强攻。
城墙上的秦军奋勇抵抗,但五国联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源源不断。
这七天的鏖战异常惨烈,无论是守城的一方还是攻城的一方,都遭受了巨大的伤亡。
建阳城的四座城门城墙几乎被鲜血染成了红色,城墙下堆积着数不清的尸体。
而城外更是一片惨状,数之不尽的尸首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残酷。
就连那原本宽阔的护城河,也因为五国联军阵亡将士的尸首而被阻断。
河水被染成了暗红色,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血腥气味。
如此惨烈的景象,即使是历经沧桑的老将们,也不禁为之动容。
这场大战的规模和惨烈程度,在五国联军的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秦军的韧性果然很强啊。”
经过整整七天的激烈战斗,天泽和其他四国的将领们不禁对守城的秦军感到钦佩。
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城战已经让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据初步估算,在这七天的激战中,攻城的大军已经遭受了大约五万多人的伤亡。
这个数字无疑是惊人的,它显示出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
然而,尽管攻城方损失惨重,守城的秦军却依然顽强地坚守着城墙,没有丝毫退缩的迹象。
至于守城士卒的确切伤亡数字,天泽等人虽然并不知晓,但根据他们的经验和观察,也能够大致推测出一个范围。
他们估计,守城士卒的伤亡大约在万余人左右。
当然,这个数字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为在战争中,虚报战功的情况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就是耗,也要耗死他们。”
吴仲谋的脸色显得异常冷峻,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在这七天的大战中,五国联军所动用的兵马还不到二十万,而他们实际上还有二十万生力军一直未曾动用。
这二十万兵马就像一把隐藏在暗处的利剑,将在关键时刻以雷霆万钧之势给秦军以致命一击,攻下建阳城。
“秦然不在城中,我们的粮道不会有事吧?”
公孙龙一脸凝重地说道,他的眉头紧皱,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
要知道,粮道对于军队来说就如同生命线一般重要,如果粮道出了问题,那么他们在前线打得再好也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是不战自败。
而且秦然又是秦国的名将,盛名之下,有所担忧也是正常的。
不过,面对公孙龙的担忧,天泽却显得异常自信,他微微一笑,
“放心吧,我已经妥善安排好了。”
天泽胸有成竹地解释道:“我让南宫问率领大军沿途护送粮道,有他在,应该不会出什么差错。”
让五国联军之一的闽越大将南宫问亲自去护送粮道,足见天泽的重视。
“除非秦然手中有数万匹兵马,否则就算突然对我们的粮道发起攻击,也不足为虑。”
天泽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因为在秦然偷袭粮道的在这段时间内,五国联军的骑兵完全可以迅速增援,将他击退。
看着天泽如此自信,公孙龙、吴仲谋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而一旁的血衣侯面无表情,他的心中在盘算,要不要将这个消息透露给秦然。
从目前的战势来看,秦军主力已经被牢牢地围困在建阳城内,就如同瓮中之鳖一般,被攻破似乎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尽管秦军的一部分骑兵还在五国联军的四周不停地骚扰,但这对于四十万大军来说,不过是癣疥之疾,根本无法对其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毕竟,相对于四十万大军的庞大数量而言,那区区万余骑兵实在是微不足道。
更重要的是,五国联军对于秦军骑兵的偷袭早就有所防备,所以他们的这种骚扰战术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效。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向秦然透露消息,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绝对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然而,血衣侯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他此刻能够向秦然稍稍透露一些关键信息,那无疑就如同雪中送炭。
毕竟,即使最终五国联军真的遭遇惨败,他也算是给自己留下了一条退路。
不仅如此,血衣侯还想到可以同时派遣使者去与明珠夫人接触,借此机会探听一下秦然的最新动向。
作为一个游走于两个阵营之间的双面间谍,他深知只有两边都讨好,才能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想到此处,血衣侯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待到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便派遣自己的心腹亲信前去寻觅明珠夫人的下落。
傍晚时分,太阳渐渐西沉,余晖洒在大地上,给整个战场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
五国联军的鸣金声再次响起,那清脆而响亮的声音,仿佛是在宣告着一天的战斗已经结束。
随着这阵声音,联军如潮水般缓缓退去,回到他们的营寨内休整。
城头上的秦军,紧绷的神经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些许放松。
他们疲惫不堪地瘫软在城墙之上,沉重的呼吸声此起彼伏。
这些天来,他们经历了连续不断的激烈战斗,身心都已经到达了极限。
许多守城的士卒身上都带着不同程度的伤势,有的是被敌人的箭矢所伤,有的则是在与敌人近身搏斗时留下的伤痕。
毕竟,敌人凭借着兵力的优势,在四座城门同时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秦军需要防守的范围实在太大了,他们不得不分散兵力,四处应对敌人的攻击。
尽管秦军士兵们奋勇抵抗,但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难免会有人受伤。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
李信并没有因为敌人的撤退而掉以轻心,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变数。
在这个时候,敌人很可能会趁夜发动偷袭,打秦军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他决定亲自巡视一遍城防,确保每一处都没有疏漏。
李信手持火把,沿着城墙缓缓前行,仔细检查着每一个角落。
城墙上的火把照亮了他坚毅的面庞,也照亮了他心中的忧虑。
经过七天的激烈战斗,秦军虽然省吃俭用,但用于防守的弩箭和木材已经消耗了将近一半。
这些物资是无法及时补充的,用一点就少一点。
面对如此困境,李信无奈之下,只能在深夜时分想出一个权宜之计。
他命令一些士卒悄悄地从城头放下吊篮,趁着夜色出城去捡拾战场上遗留的箭矢。
尽管这样做所获得的箭矢数量有限,但总比没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