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截胡姚广孝,蛊惑朱棣造反

第17章 微服私访扬州(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截胡姚广孝,蛊惑朱棣造反》最新章节。

这一路走来,一直都相安无事、天下太平。

怎么到了扬州地界之后,这任以虚突然说要给自己创造一个,绝佳的机会,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见任以虚远去,朱棣悄悄叫住了姚广孝,将任以虚刚才的举动说了出来。

“道衍,你说他这是什么意思。”朱棣问道。

相比有过背刺前科的任以虚,朱棣显然更相信这个会看相的和尚。

姚广孝摇了摇头:“殿下,这人我是真的看不透,你到时候见机行事吧。”

朱棣无奈的叹了口气,也跟了上去。

很快,一行人便来到了扬州府衙。

随行的侍卫上前掏出,皇宫大内的令牌和路引,府衙的衙役见状,不敢怠慢,赶紧跑进去,将扬州同知喊了出来。

当扬州同知,卢阳接到衙役送上来的令牌和路引后,大吃一惊。

立马朝着衙役吩咐道:“赶紧把李知府叫回来,让他别卖画了。”

随后,扬州同知卢阳连滚带爬的,赶紧跑向了府衙门口。

一到门口,纳头便拜:“下臣扬州同知卢阳,见过陛下。”

“陛下金安,请恕下臣怠慢之罪。”

门口的衙役一听,赶紧跪了下去,一时间扬州府衙门口跪了一片,引得不少路人的关注。

朱元璋摆了摆手,不耐烦的说道:“行了行了,别拜了。”

“带我进去。”

说完,就朝扬州府衙里面走去。

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等人,静静的跟随在后面。

扬州同知卢阳,也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连头都不敢抬。

朱元璋这位真龙天子的突然到访,让他十分的忐忑。

先前的杨宪在治理扬州的时候,犯下过不少过错,被朱元璋剥皮楦草。

现在朱元璋又故地重游,不知道是来兴师问罪还是做什么。

万一扬州府这边,有什么朱元璋不满意的地方,那搞不好就要人头落地了。

所以,此时的卢阳不但忐忑,还十分的不安。

朱元璋走进府衙的大堂后,直接坐在了堂上的桌案之后,看着下面拘束无比的卢阳,笑着说道:“我今日见扬州街头一片繁荣,看来你们治理的不错啊。”

“这扬州如今是什么情况,说来给我听听。”

卢阳见朱元璋并没有开口责备,心中稍微松了口气,恭声回道:“禀陛下,如今扬州城治下,共有五万三千三百二十六户,共三十一万余百姓。”

“百姓们在朝廷官府的号召下,积极复耕、开垦荒地,现在扬州的耕地面积,已达十万顷。”

“近些年来托陛下洪福,扬州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目前府库尚有粮食,十七万六千余石。”

朱元璋听着卢阳的汇报,看到扬州目前的境况,心情大好,朗声大笑:“好!”

“看来这些年扬州在你们的治理下,发展的很是不错。”

“你叫卢阳是吧,咱记住你了。”

接着,话音一顿,问道:“你们扬州知府呢?怎么不见人。”

卢阳赶紧站出来,恭敬的回道:“禀陛下,扬州知府李进到集市上去了。”

“我已经派人去喊了。”

说完,卢阳又朝着一边的衙役,使了使眼色。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