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红警踩列强

第491章 柑肃复(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以红警踩列强》最新章节。

954师顺利占领张掖的捷报传至第六军指挥部时,军长正站在挂着甘青地区舆图的木桌前,指尖在嘉峪关与玛曲的位置轻轻点过。

舆图上标注的红色箭头已从东部国境线一路向西延伸,此刻,另一支主力部队955师正沿着河西走廊的古道,向着“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疾驰而去。

这支华夏军部队的军容堪称严整——士兵们身着深灰色军装,腰间束着牛皮武装带,肩上扛着制式步枪,队列如刀切般齐整。

马蹄踏在戈壁的碎石路上,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扬起的沙尘在西风中缓缓落下,仿佛在为这场注定毫无悬念的接收仪式铺路。

嘉峪关城楼上,清军士兵早已没了往日的精气神。

他们穿着浆洗得发白的号服,领口和袖口磨出了毛边,腰间的弯刀连刀鞘都有些变形。

城垛后的士兵们要么倚着城墙缓缓滑坐下去,要么扶着雉堞勉强站立,每个人的脸颊都深陷下去,眼窝泛着青黑,嘴唇干裂得渗出血丝——这是断粮一个月后最直观的模样。

“弟兄们,再撑撑,说不定朝廷的粮车今晚就到了……”

城楼上,一个满脸胡茬的老兵沙哑着嗓子安慰身边的年轻士兵,可他自己的声音里却没半点底气。

谁都清楚,自从满清政府宣布将政权移交华夏的文书送达嘉峪关那日起,从兰州方向来的补给线就彻底断了。

嘉峪关地处戈壁腹地,周围百里皆是荒滩,既无耕地可种,也无水源可渔,全靠朝廷按月调拨的粮草度日。

如今补给断绝,城内外的百姓早已靠着挖野菜、煮骆驼刺充饥,守军们更是把库存的马料都掺着沙土煮了吃,若不是城内百姓偶尔偷偷塞来半块糠饼,恐怕早就撑不到今天。

守城的首将李大宝,是清廷出了名的“三代忠良”。

他的祖父曾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父亲在甲午年间战死在黄海海战,到了他这一辈,守嘉峪关一守就是二十年。

接到慈禧太后“移交嘉峪关于华夏军”的密旨时,身边的副将曾劝他

:“将军,咱们不如带着弟兄们往新疆走,好歹能留条活路,何苦在这死等?”

可李大宝却摇了摇头,指着城楼上“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说:

“我李家三代吃朝廷的俸禄,守的就是这道国门。如今朝廷有令,我若弃城而走,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这一等,就是三个月。

当955师的先头部队出现在嘉峪关外的戈壁尽头时,城楼上的清军士兵先是警惕地举起了步枪,可看清那支队伍的军容,所有人的动作都僵住了。

几个年轻士兵甚至忍不住哭出声来——他们知道,终于不用再挨饿了。

“开门,迎接华夏军!”

李大宝拄着佩剑,咬着牙从城楼上走下来。他的步伐有些踉跄,每走一步都要扶一下城墙,原本挺拔的脊梁也因为饥饿变得有些佝偻。

当城门缓缓打开,华夏军士兵列队走进城内时,李大宝突然挺直了身子,对着955师师长敬了一个并不标准的军礼,声音虽然微弱,却字字清晰:

“嘉峪关守将李大宝,奉清廷旨意,今日将嘉峪关正式移交华夏军。二十年戍边,今日终得交差……”

话音刚落,他的身体便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直直地倒了下去。

955师师长见状,立刻抬手喊道:“医疗兵!快带担架来,给李将军和所有守军检查身体!炊事班,马上架锅熬粥,多放米,熬得稠一点!”

士兵们的行动迅速而有序。医疗兵背着药箱穿梭在守军之中,给每个人递上生理盐水和压缩饼干;

炊事班的士兵则在城门口的空地上支起了十几口大铁锅,劈柴、生火、淘米,动作一气呵成。

当第一锅热气腾腾的米粥熬好时,满城的人都围着锅边,捧着粗瓷碗,小心翼翼地喝着粥,不少人喝着喝着就哭了——这是他们一个月来,第一次吃到正经的粮食。

就在955师接收嘉峪关的同时,950师正朝着玛曲进发。

玛曲地处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是藏、汉、回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西北商贸往来的重要枢纽。

这里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牵着马队的商人,有的来自四川雅安,带着茶叶和丝绸;

有的来自青海西宁,驮着皮毛和药材;还有的来自甘肃兰州,运着瓷器和布匹。

平日里,玛曲的集市总是热闹非凡,可自从华夏军西进的消息传来后,不少商人都暂停了生意,躲在客栈里观望局势。

当部队抵达玛曲城外时,950师并没有下令攻城,而是让士兵们在城外扎营,派了一名参谋带着华夏军的文书进城,面见玛曲的县太爷。

玛曲县太爷是个五十多岁的汉人,姓王,在玛曲任职五年,平日里还算清廉,很受当地百姓的爱戴。接到华夏军的文书时,王县太爷正坐在书房里发愁——一边是清廷的政权移交令,一边是手下衙役们的惶恐不安,他知道,玛曲不过是个小县城,根本挡不住华夏军的进攻。

“大人,要不咱们就降了吧?”

师爷在一旁劝道,

“您看华夏军在张掖、嘉峪关的做法,既没伤害百姓,也没为难官员,咱们若是抵抗,反而会害了城里的人。”

王县太爷沉默了片刻,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城外华夏军的营地。营地的帐篷排列得整整齐齐,士兵们没有骚扰百姓,甚至还帮着城外的牧民修补被风吹倒的羊圈。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

“罢了,为了玛曲的百姓,我就做这个‘降官’吧。”

第二天一早,王县太爷带着玛曲的所有官员,穿着官服,捧着县印,在城门口迎接950师进城。

“王大人,辛苦你了。华夏军进驻玛曲后,所有贸易照常进行,商人的利益不会受损,百姓的生活也不会改变,你放心。”随军翻译官来到县太爷面前说道。

消息传到集市上时,原本躲在客栈里的商人纷纷出来,打开店铺的门,马队的铃铛声再次在玛曲的街道上响起,热闹的景象比往日更甚。

时间来到2月29日,这一天,两支华夏军部队同时传来了捷报——956师进驻敦煌,959师占领陇南。

敦煌在清末时还只是个偏远的县城,没有后世那般享誉世界的名气,城内的建筑大多是土坯房,街道也比较狭窄。956师进城时,百姓们都站在街道两旁观望,眼神里既有好奇,也有忐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拜师须菩提,征战诸天
拜师须菩提,征战诸天
关于拜师须菩提,征战诸天:西天佛门算计孙悟空,让其成为了佛教东传的牺牲者。天道曾言,圣人不能干预。菩提老祖无奈,在现世寻得一良徒,取名王颖秋,乃是门下第九弟子,孙悟空的师兄。且看王颖秋如何漫步诸天万界,拯救各种悲剧的同时,一步步爬到最高,与齐天大圣一起,征战西天。(你想看的我来写,免费的收藏和用爱发电,点一个吧!)
鼠胆虫威
四合院:从工程师开始一路狂飙
四合院:从工程师开始一路狂飙
林胜利穿越到六零年代。本以为只是情满四合院的世界,不曾想后院居然住着近乎完美的郑娟,左手院子里住着梁拉娣,右边院子里住着爱好收藏老物件的九门提督关老爷子,胡同口还是徐慧珍的小酒馆...他是红星轧钢厂的工程师,备受领导的器重。他还是易中海的外甥,易中海夫妇对他视为己出。就这身份,说是钢厂和四合院的太子爷都不为过。禽满四合院?他表示不关他的事,他只想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秦
临海听雨
重生1998:内卷之王
重生1998:内卷之王
王新,某知名教育培训机构金牌讲师,一朝重生回到1998年。这一次,他挽救了父亲,没有再发生意外事故;这一次,他凭借学霸笔记,从学渣化身为学神;这一次,他称霸省级、全国乃至世界数学竞赛;这一次,他搞餐饮起家,股市捞金,在煤炭与化工行业大展身手,投身互联网与游戏产业……雪王赵洪生,圆圈网络周宏毅,红高粱烩面乔胜,氟多多化工李大江,电子竞技SKY李晓天,商都垄断之父宋留银……这些曾经在王新重生前豫南省
天天滚雪球
你惹她干什么?她修的是杀道啊
你惹她干什么?她修的是杀道啊
绝代天骄沈青离被师父兼生母活拔了凤骨,就因为小师妹走火入魔、根骨全废,需要她的凤骨重塑修为,更进一步。可是,小师妹只是废了,被活拔凤骨的沈青离会死,于是她拒绝。结果,生母当众掌掴她,踹她出殿门罚跪自省!她最宠的小师弟,泼了她一身腥臭寒冰,“我帮大师姐清醒清醒。她最仰慕的大师兄,看都没看她,一改冷情,抱着小师妹急奔丹峰。宗主失望斥她凉薄,长老们指责她毫无同门情义,师弟师妹也都站出来控诉她动不动就辱
璃焰
奶爸:山村带娃日常
奶爸:山村带娃日常
关于奶爸:山村带娃日常:五年前,他是狼风一号人物。五年后,他得知自己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毫不犹豫带走女儿,回到巍巍大山,种田生活。只为给女儿不一样的田园生活,悠然自得。……
月神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