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以红警踩列强》最新章节。
鎏金铜兽首衔着的宫灯在大殿穹顶下泛着暖光,照亮了阶下分列的官员——他们身着新制的藏青常服,衣摆上暗纹绣着象征各司职权的纹样,或为象征治安的盾形纹,或为代表财政的谷穗纹,唯独御座之上的赵国强,仍穿着那身缀着鎏金肩章的统帅制服,肩头的星徽在灯光下愈发醒目。
“接下来谁有要紧事禀报?”
赵国强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沉稳。
这场朝会筹备了近半月,参会者来自警察部、商务部、财政部等十余个部门。
话音刚落,阶下左侧的警察部长王彩儿便上前一步,双手捧着折叠整齐的公文,躬身道
:“启禀最高统帅大人,我部在京东地区召集的两万余名警察,历经一个月封闭式训练,现已全部结业。
自京都收复至今已逾一月,城中虽每日有巡警沿街值守,却始终未开展过一次彻底的全城检查与人口登记。
臣恳请,在这批警察下放各辖区任职前,先用其对京都进行一次大规模清查——一来可全面掌握城中人口与住户情况,助华夏军彻底摸清京都底数;二来可收缴民间散落的刀枪剑戟等兵器,避免隐患潜伏。”
王彩儿说话时语气恳切,目光扫过殿中众人。这番提议并非临时起意,而是他翻阅了数十本外国政法书籍后得出的结论——书中记载的“社会肃清”案例,无一不证明彻底的清查对维护治安的重要性。
京都作为华夏国的政治中心,表面平静之下或许藏着未被察觉的暗流,唯有将每一处细节都纳入掌控,才能真正守住这座城。
赵国强听完,指尖轻轻敲击着御座扶手,并未立刻表态,而是抬眼望向阶下:
“警察部长的提议,诸位怎么看?”他向来习惯先听众人意见,再做决断——若凡事皆由自己一言而决,这些部门长官便失了存在的意义,新政推行也难有实效。
殿中一时安静下来,众人或低头沉思,或相互交换眼神。
坐在文官首位的李三,始终微阖着眼,仿佛未曾听见方才的讨论,指尖漫不经心地摩挲着腰间的玉带,既不赞同也不反对,全然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
他身旁的李小伟却按捺不住了。作为李三的侄子,李小伟虽年轻,却在地方治理上颇有想法,此前他曾在县城任职,深知“不了解人口,便难控城池”的道理。见无人率先开口,他当即上前一步,朗声道
:“启禀高统帅阁下,臣认为王部长所言极是!我军虽已占领京都,街面之上看似安稳有序,但城中究竟藏着多少前朝旧部、多少不明身份之人,谁也无法说清。
若能开展全面的人口普查与登记,将每一户的人口构成、职业身份都记录在案,不仅能让我们彻底掌控京都的人口底数,日后城中若发生案件,也能凭此快速排查线索,于治安管理大有裨益。”
他的话音刚落,右侧的商务部部长李发便缓缓起身,语气中带着几分审慎:
“最高统帅,臣以为人口普查确有必要,民政部门也早有此计划。但京都人口基数庞大,常住人口逾百万,加上往来的商贩、流民等流动人口,总数更是难以估算。如此大规模的普查,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单是登记员便需数千人,还需耗费巨额钱粮,从纸张笔墨到参与人员的食宿补贴,皆是不小的开支。如今我朝初立,财政本就紧张,若贸然启动普查,恐难支撑。”
他的话戳中了众人心中的顾虑——新政推行以来,各地建设需用钱粮,军队供养也需耗费,国库虽有储备,却经不起铺张。殿中不少人暗暗点头,显然认同李发的担忧。
就在此时,财政部长田立才站了出来,他手中握着一本摊开的账簿,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项开支明细。
“高统帅,臣有不同看法。普查工作固然重要,但不必急于一时,更不必单独抽调人力物力。臣建议,将人口普查纳入警察部门的日常工作范畴——首先,我们需将警察力量普及到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小镇,甚至相邻的村落之间,都应设立小型警察所。平日里,警察负责处理地方治安事件,一旦有案件发生,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闲暇之时,便可挨家挨户开展人口登记与信息核实。如此一来,既省去了单独组织普查的开销,又能让警察尽快熟悉辖区情况,一举两得。”
他的话条理清晰,既回应了李发对财政的担忧,又完善了L的提议,将“清查”与“警察部署”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更具可行性的方案。
御座上的赵国强尚未开口,一直沉默的李三却忽然睁开眼,目光转向田立才,缓缓点了点头——虽未说话,却已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赵国强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中暗暗赞许
:田立才的提议,不仅拓宽了警察部门的职能范围,更细化了基层部署,恰好解决了前朝“衙门远在县城,百姓办事难”的弊病。清朝时,县级以下几乎无正式政府机构,百姓若要告状或办理手续,需翻山越岭赶往县城,耗时费力不说,还容易滋生地方豪强欺压百姓的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今将警察所设立到乡镇级别,既能让百姓遇事有处可寻,也能让政府的管控力真正渗透到基层,实乃长远之计。
可李发却依旧坚持己见,他对着赵国强躬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