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

第950章 兵制大变革(二)(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最新章节。

在职能上,兵种司令部只负责本兵种的建设、发展、训练、装备等方面的规划和指导,说白了更像是业务的指导和研究部门。

如此一来,华夏人民军的作战专业化程度,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陈昊特意要求,各兵种司令部的所有人员,即便是华朝军事院校毕业的高材生,也必须是在基层部队一线作战岗位和军官岗位待满两年,获得实打实的战功之后,才能调任到兵种司令部。

其次,则是这次军改的重头戏!

华夏人民军现有的野战军、守备部队和民兵三大体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陈昊最新的军改方案中,首先是保留了村镇间的民兵体系,但是取消了关内村镇民兵的骑兵制度。

在交通部和建设部的努力下,经过这几年的建设,整个华朝关内基本实现了“公路村村通”。

全国主要城镇基本上全都在原先驰道的基础上,铺设了柏油马路或是混凝土道路。

在一些偏远地区,受限制于地理环境因素,暂时只修建了驰道,不过已经能够满足华朝全地形重卡和全地形突击车的通过要求。

如此一来,县城的驻军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赶到村镇,村镇民兵自然没有设置骑兵的必要了。

当初在村镇设置民兵,一方面是为了抵御鞑子的残余势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和政务下乡运动。

现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关内已经完全不存在任何敌对势力,乡镇的政务体系也完全建立起来了,民兵体系虽然还有存在的必要,但是重要性已经大大的下降了。

所以,陈昊才会做出裁撤民兵中骑兵的决定。

接下来,则是这次军改变化最大的野战军和守备部队体系。

华朝现有的体系内,守备部队是按照“守备部-守备区-守备分区-守备队”分级,对应的是中枢-行省-府-县,四级的驻军和防卫职能。

中枢的守备部,直接对陈昊负责,沈莫师担任守备部部长,自身没有战斗部队,只有少量的警卫人员和军官教导团,最主要的职能是管理全部区域内的守备部队,统一调配和统筹安排。

每个行省是一个守备区,接受守备部统一管理,对整个行省守备力量,有管辖权,自身只有管理人员和少量的警卫人员。

在每个府城,设立守备分区,驻扎5000人-人不等的守备部队,对县一级的守备队有一定的管辖权。

在每个县城,设立守备队,驻扎2000-5000人不等的守备部队,负责本县的防守。

所有守备部队统一装备了m1加兰德步枪,在县一级的守备队,还配备了两挺马克沁重机枪,六挺捷克式轻机枪,十门8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手榴弹管够。

至于手枪、汤姆逊冲锋枪,则是配到了班长。

府一级的守备分区,马克沁则是配了10挺,捷克式轻机枪直接配了50挺,20门8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

另外还专门配备了一辆轻型装甲车。

这样的装备配置,别说是对付一般的反动势力了,就算是对上当初鞑子的正规军,直接干对方几倍人马,根本没有任何问题。

现在华朝关内处处太平,根本没有必要在地方上设置如此多的兵马。

华朝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赶走鞑子光复华夏,变成了华朝百姓对领土的需求和外部势力不肯退让之间的矛盾......

换而言之,华朝需要更多的野战军来实现开疆拓土......

因此,陈昊决定在关内对守备部队体系,结合野战军的改革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