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
			     “江郎才尽”的才子江淹认为采菱可解愁:
 秋日心容与,涉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
 江都小神童张川柏,年少不知愁滋味,采菱不是为了解愁,只是为了吃。
 清泠泠的菱叶漂浮在如镜的湖面上,小顽童和少年们的木桶,和采菱女子的小船点缀其中,穿过菱叶、惊动湖中的鱼儿。
 张川柏兴致很高,唱着悠扬的“采莲童曲”。
 “扣楫命童侣,齐声采莲歌~~ 东湖扶菰童,西湖采菱芰~~咿呀哟~~”
 结尾的“咿呀哟”尤其嘹亮。
 小儿郎清脆的歌声,惊飞湖里的白鹭,吸引了其他采菱人的目光。
 “呀~是主簿家小三郎啊!,唱得真好听~”
 小儿郎们分坐几个木桶,张川柏和卢照邻划一个。
 “师兄坐稳,我来划。”
 张川柏控制着木桶,往菱叶密集的地方划。
 菱角开花时,白色小花点缀在一簇簇郁葱葱、油亮亮的菱叶间;结果时,菱角却藏在水中。
 故而,也有人用菱角比喻隐士。
 想吃到这些“隐士”可不容易。
 “我们坐在一侧,让木桶微微倾斜,方便采摘……对,师兄挪过来。”
 张川柏指挥得稳稳当当,仿佛水军大都督附身。
 卢照邻乖乖听话,小心翼翼挪到张川柏这边……小师弟看起来很专业,是职业采菱郎。
 本来,他们一人分坐一侧,木桶是平衡的。
 都坐到一侧后,桶沿渐渐……渐渐倾斜……
 “噗通”!“噗通”!
 嘎嘎嘎嘎,野鸭子惊飞。
 两只大鸭子落下水。
 “咿呀哟”犹在耳边,唱曲的小儿郎已经成了落汤鸡。
 “哈哈哈~~”附近采菱船的女子大笑,“离岸边没多远,别慌!快游回去!”
 留在岸边的阿黄着急地“汪汪”叫。
 张川柏和卢照邻顺着阿黄叫声游,果然没多远……扑腾几下就回去了。
 两人爬上岸都松了一口气,见对方头上身上挂着菱叶,嫩菱角就挂在菱叶上,也算有收获。
 “哈哈哈!师弟,你好好笑啊!”
 “师兄,你手臂上有一条蚂蝗!”
 “啊啊啊!”
 卢照邻跳着把身上的蚂蝗拔下。
 “师兄,你屁股上也有蚂蝗!”
 “师弟,你腿上也有啊!”
 两人跳着清理对方身上的蚂蝗,直到再也看不见蚂蝗,才蹲在地上喘气。
 “师弟啊!我觉得,我们买别人采好的比较合适。”卢照邻提议。
 张川柏很倔强,“菱角就要自己采的才好吃,方才是你配合得不好……你看柱子和大师兄就没有落水。你等着,我要自己去采!”
 “不怕蚂蝗了?”
 “不怕!”
 “你们怎么样?”李善在菱塘里喊。
 “我寻一艘小船再过去!”
 张川柏在塘边走了一会儿,甜甜地喊了好几声“阿姊”,跟一个采菱娘子借到一艘小船。
 “我们采一会儿,就把船还给你。阿姊先歇歇。”
 采菱娘子说:“我借船给你,你要不要分给我菱角啊?”
 “分啊!”
 “那你们去吧!小心别翻船了!”
 “翻不了!我还要把我们的木桶救回来。”张川柏雄心壮志。
 卢照邻见状,鼓起勇气跟张川柏一起上船。
 “你不怕蚂蝗了?”张川柏问。
 卢照邻叹道:“怕啊!可是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去。我们是师兄弟,要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