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
			     东南各州大办龙舟赛,同时有真真假假的征高句丽传闻,是朝廷在试探民意。
 很多事,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
 李世民那么想去泰山封禅,结果去不成,就是去不成。
 征高句丽也是一样。
 一些人殷切期望,一些人激烈反对。
 而同意的人也在犹豫,是否应该再等十几年?
 留给下一代人来解决?
 现在是贞观十六年,隋朝三征高句丽的阴影还没有散去。
 更何况,现在朝廷上人心浮动,没心思对外。
 正月,魏王李泰进献《括地志》,皇帝很高兴,让李泰迁居武德殿。
 魏征上疏劝谏:“陛下喜爱魏王,就不应该让他处于被怀疑的境地。
 武德殿在东宫的旁边,当年海陵剌王(李元吉)曾住在这里,当时的人都认为不可取。
 现在虽然情况有不同,但我担心魏王住进去心里不安啊!”
 皇帝听从劝谏,让李泰住回原来的府邸。
 而谏议大夫褚遂良也曾上疏:从前汉朝窦太后宠爱梁孝王,结果梁孝王忧虑而死;汉宣帝宠爱淮阳宪王,也几乎导致败亡。
 以史为鉴啊!
 李泰暗地里骂骂咧咧。
 合着你们以史为鉴,都是拿来照我?
 野猪照镜子,你们才是妖。
 四月,皇帝李世民问褚遂良,你还管着起居注,我可以看看你写什么吗?
 褚遂良坚定拒绝:从没听过君主亲自看起居注的。
 李世民:……
 好好好!
 你肯定写了我的坏话!
 李世民有些气闷,但还是从谏如流,认可大臣的说法。
 打高句丽的事,咱们从长计议。
 但是造船和训练,可以先做准备。
 “晋王在做什么?”李世民想起最懂事的小九郎。
 和两个打成一团的兄长比,李治简直是太懂事了!
 片刻后有人回报:“晋王在给晋阳公主讲故事。”
 不久之前,隐居嵩山的潘师正派弟子张京墨进长安献药,公主的气色有好转。
 此药需要服用九九八十一日,还要跟药膳相结合,以滋阴补阳、强筋健骨。
 张京墨是献药的人,被留在长安,住进了务本坊张家。
 听闻懂事的小九郎在照顾妹妹,李世民更加喜悦。
 九郎幼而聪慧,端庄安详,宽厚仁慈,和睦兄弟……真是孝顺的好儿子。
 “他讲什么故事?”李世民又问。
 侍从说:“是江都传来的一个俗讲,神童三郎打败无赖地痞,让地痞改邪归正。”
 就是“鸡有五德”的故事。
 李世民也是斗鸡爱好者,越听越觉得有趣,又觉得治儿有个这样的朋友,会变得更好。
 他想了想,让身边的人提醒李治,给远在江都的张川柏送扇。
 提前一点赶着送去,端午那日送惊喜。
 端午节送扇子,是一种旧俗。
 李世民擅长书法,飞白书可称大家。
 他给臣子赐扇子,会亲笔书写扇面。
 不花钱的无价之宝。
 皇帝只给近臣赐扇子,太子给东宫官员赐。让晋王给张川柏赐扇,四舍五入张川柏是晋王的人。
 ……
 时间一晃而过。
 唐人说“端午前二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
 张京墨算是见识到了。
 他第一次来长安,就是给公主献药这么大的事。
 但他一点都不紧张。
 药是道长师父炼制的,药材和费用也是师父收的……
 万一有什么责任,也是师父的~~
 追究不到他这么一个烧火道童。
 “大兄,你说我的道号叫清风好不好?三郎就叫明月!”张京墨叨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