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
			     朝廷召来济入朝为官,连来济自己都有些意外。
 但张川柏不意外。
 算算时间,来济也该进长安了。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属于“来宰相”波澜壮阔的征途开始了,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唯一让他遗憾的是……
 “来叔说要教我射箭,还没教呢!斩马剑也才刚开始教!他去长安了,我怎么办?”
 张川柏好纠结!
 若是追着来叔去长安,就不能跟着夫子读书。
 张衍安慰:“你先练习基础,将来奉旨进长安国子监,再去找你来叔。或者,可以找其他人先学着。”
 “其他人哪里比得上来叔!”张川柏叹气,“我本来还想跟来叔学水军作战。”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都是由来护儿率水军渡海出征。
 不知道来济会不会渡海作战,多半是会的。
 张川柏就想多学一点,技多不压身。
 张衍:“……”
 三郎是有多爱学习啊!
 “不管怎么说,这是来叔的大喜事!我要准备一些礼物,给来叔做程仪。”张川柏迅速调整心情。
 没有来叔监督他习武,以后就要靠自觉。
 自制力,对一个贪玩好吃的小儿郎来说,是多么大的考验!
 程仪,就是送路费或者路上吃的东西。
 张家准备的是自家腌制的咸鸭蛋,烤的胡麻饼,还有一坛子酸菜。
 虽然不值什么钱,但看起来很多。
 张衍和张川柏带着礼物,一起到来家。
 城里的人听闻来济要到中书省为官,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来送贺礼或程仪。
 有人暗暗感慨:“有底蕴的人家就是不一样,当初来家差点灭门,如今又看着他起来了。”
 “说不准,说不准!”
 人的命运,谁说得准呢?
 只有天知地知,小神童或许也知。
 来济忙碌着安排家事、应付人情往来、收拾行囊,听闻是张家父子到了,百忙中抽出时间相会。
 “我正准备让三郎过来。”来济开门见山,“客套话少说,我此去长安,三郎不能荒废武艺,否则来日上战场,非常危险。”
 “是!”张川柏连连点头。
 来叔又来战场警告了。
 “我有几个老家人留在江都,他们是我父亲的亲兵。虽然年纪大了,但见识和武艺还在,可以教三郎。”来济说着,请三位老人出来。
 当初来家遭逢大难,来济和一个同父异母的兄长逃过一劫,两人当时都年幼。
 靠着这些老家人,来家兄弟守住家业。
 来济也是跟着他们习武。
 张川柏常出入来家,见过这三位老人。
 此时连忙站起,向老人行礼,尊敬地说:“诸位阿翁好!”
 老翁们看过张川柏习武,对这个勤学的小儿郎很满意,笑道:“你既然喊我们一声阿翁,今后就要听我们的。我们训练小孩从来不留情。不信,你可以问问你来叔。”
 “信!我信!”张川柏乖巧地说。
 来叔能够文武双全,肯定是吃过苦头的!
 唉呀!
 今后轮到我吃苦了!
 张川柏脸色变来变去,小心思都写在脸上。
 老翁们一点都不心软。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应下训练张三郎,就要严格要求!
 张衍感谢来济:“小三郎在家里唉声叹气,担心没人教他习武。我就说,你肯定有安排。”
 来济看着张衍,笑道:“我希望将来还能再沾小神童的光啊!”
 “是我们沾你的光。”张衍诚恳地说。
 张川柏也说:“也许我下次入长安,来叔已经是中书侍郎了!”
 来济谦虚几句,脸上却是喜悦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