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
			     关于阿娘的困扰,张远志有办法。
 他先卖了一个关子:“阿娘,卢少府的家人在范阳,他的职田在江都,要怎么把禄米送回去养家?”
 吴秀配合地问:“如何呢?”
 张远志却不直接回答,又举了一个例子:“大师兄有家人在洛阳,之前他来江都学医。他的家人找到一户去洛阳经商的江都人,双方交换钱粮。”
 具体操作就是,赵家人在洛阳给钱粮江都商人,江都商人的家眷给钱粮赵贞固。
 “这样啊!”吴秀和张川柏都恍然。
 又长见识了。
 这时代,粮食也是硬通货啦~~
 张远志补充:“之前大师兄还遇到一件事,他家给那家人新粮,人家给师兄陈粮。虽然重量都一样,还是让人心里不舒服。后来他家就换了一户人家合作。”
 总有大聪明占小便宜,却让自己失去一个可来往的朋友。
 吴秀凝眉:“长安、洛阳这些大城,好找合作的人。嵩阳那边,我们不认识什么人家啊!”
 “还有一种方式……”张远志笑眯眯地说。
 哎呀呀~~
 三郎和二郎接连出风头,终于轮到我显本事啦~~
 吴秀哭笑不得:“你一口气说完,不然下一顿饿着!”
 张远志连忙说:“就是‘香积贷’,二郎在崇阳的寺庙借钱,我们在扬州的寺庙还钱。大寺庙之间是有借贷合作的。”
 寺庙不仅有贷款,还吸纳民间存款。
 一些人家觉得钱放在家里不安全,可以存在寺庙……张家没有去寺庙存过钱,因而吴秀不知道。
 见阿娘心动,张远志却说:“去寺庙借钱那么方便,为什么赵师兄家会选择民间换粮呢?因为香积贷利息高啊!”
 借粮食,春借秋还,利率另说;借钱、帛,月利率大约在8%-10%之间。
 有抵押的借贷,利率较低。无抵押的借贷,利率有时近30%!
 大寺庙还开设“质库”,类似于典当。
 唐代律法规定,每月取利不得超过六分,寺院明显超过法定利率。
 很少人敢不还钱。
 因果报应的约束,寺庙的坏账率很低。
 吴秀常年当家,对钱很敏感……一算利率,就觉得这钱借得很不安心。
 “还是找人换粮!之前陆家送京墨和慎之去嵩阳,找的同行商人就很靠得住。”
 母子三人商量了好一会儿,张川柏的肚子“咕咕”响了。
 “阿兄,我们去做饭!家里有喜事,今日做点好吃的!”
 住在城里的好处,每日中午开市,可以买肉。
 前提是有钱。
 “我去胡屠户那里买两斤肉。阿娘不是泡了酸黄瓜?取几根出来煮肉。”张远志响应。
 夏日黄瓜丰收,阿娘做了酸黄瓜。
 阿娘的酸菜老坛似乎有法术,什么都能泡,又都能泡得好吃。
 “好!就这样!”张川柏说,“我先做饭,蒸一碗豆豉咸鱼,等你的肉!”
 兄弟俩三言两语,决定了一顿好菜。
 夏秋的黄瓜不值钱,若是冬日,可以作为贡品。
 唐代诗人王建《宫词》“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
 说的是用温泉培育反季节黄瓜,进贡宫廷。
 张衍回来的时候,正好开饭了。
 他笑着问:“今天有什么好消息,有鱼有肉的?”
 张川柏先说笔友回信的事。
 “有名有姓李九郎,阿耶一定猜不到是谁!”
 张衍故作疑惑:“既然是姓李,莫非是李善的同族?”
 “非也非也~~”张川柏摇头晃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