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
			     “晋代郭义恭编着《广志》中记载‘稻获讫,其根复生’,再生稻其实很早就有了。”
 张川柏引经据典,目的是让自己的话更有可信度。
 果然,族老们一听是书中记载的,神色都变得郑重。
 张川柏接着说:“再生稻,就是收割头季水稻时只收割稻株的三分之二,将下部的三分之一留下来,并重新施肥培育,让稻株在短时间内再长出一季稻子。”
 和两季稻的明显区别,再生稻是一次种植两次收割。
 如此省去了种子、育秧、移栽等环节的成本和工作量。
 再生稻直接从稻桩上发苗,不用从种子阶段重新生长,生长所需时间短,能有效规避部分农业气象灾害。
 且所需的肥料比新种一季要少,可节约种植成本。
 虽然张川柏说得头头是道,但南门里的乡亲们没有试过,都将信将疑。
 张衍适时站出来说:“我家按照川柏的说法种再生稻。”
 “说起来并没有损失啊!”陆明扬一拍大腿,“稻谷还是一样收割,就是麻烦一点,要注意长度。”
 若再生稻真的可行,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想种晚稻,也可以用轮耕的“倍田”种。地少不想冒险的,也可以先观望。
 有了新的期待,南门里的人心思都在金黄的稻穗上。
 ……
 张川柏搬家了。
 他和阿耶、阿娘、兄长将行李搬上借来的独轮板车。
 张家最值钱的除了书,就是三只猪和鸡鸭。
 三只猪由张川柏赶着进城,鸡鸭用笼子装着。
 “不知道城里有没有地方牧猪放鸭……”张川柏嘀咕着,“天天关在家里,会很不开心吧?”
 禽畜不开心就不长肉,那怎么行呢?
 仁丰里附近有小河,鸭子们有地方玩耍?
 “猪猪别伤心,我会给你们吃好的,依旧可以长一身膘。”张川柏安慰,“等树林里的橡子成熟,我去给你们找橡子吃!”
 “哼哼。”猪猪们哼哼唧唧。
 它们早就听村里的大猪猪说,长膘不是什么好事!
 为了让它们长膘、性情更温驯,两脚兽还把他们的蛋蛋割了!
 这是人干的事?!
 卢照邻、李善得到消息,都过来帮忙搬家、收拾新屋子。
 唐代建筑有一个共同特征,可以不精致、不舒适、技术含量不高,但都尽可能修得宽阔、方正。
 江都因为历史原因,曾经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留下不少高门大宅。
 但时代变迁,一些家族没有了高官,房屋就逾制了。
 于是,这些占地面积很大的豪宅,庄严威武的门楼被拆,外墙、正堂改成不违制。
 同时还被拆分成几套宅院,或是变卖、或是出租……
 “有些人家道中落,不能住大宅了,卖又卖不出去,就把宅院捐给佛寺、道观,既能得到功德,又避免了逾制的问题。”李善跟师弟们解说。
 张家买的房屋就是从一套大豪宅里改出来的院落。
 一些地方还能看得出昔日辉煌的痕迹。
 张川柏先安置给猪猪和鸡鸭,叮嘱花花:“搬家会不会不习惯?不管怎么样,你要按时报晓啊!”
 “喔喔~~”花花振翅飞到院中一棵树上。
 两脚兽不做人,威胁鸡啊~~
 卢照邻里里外外看了一遍,还挺新鲜的。
 他家在江都是租房住,因为说不准哪一天阿耶就调任了。
 “要摆乔迁酒吗?”卢照邻问。
 一听到这个话题,张川柏就满脸肉疼。
 哪有好人家隔几天就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