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
			     三个少年人果真做出一桌子菜,肉没多少,蔬菜沾了肉味,就当是吃肉。
 饭菜看起来多,但干活的人饭量大,分到每个人也没多少。
 卢照邻和李善惊喜地发现自己还有做饭的天赋~~
 说“君子远庖厨”,其实是断章取义;
 说男人不擅长做饭,那更是误解,许多大厨都是男人。
 一些名士甚至写诗词炫耀自己的厨艺。
 “今日山翁自治厨,嘉肴不似出贫居,白鹅炙美加椒后,锦雉羹香下豉初……”,
 要想做出最好吃的烧鹅,必须加入椒;野鸡肉炖汤羹,则要先加入豆豉。
 天还没完全黑,众人就在院子里借着天光吃饭。
 点灯吃饭这种事,农家不存在的。
 唐人大多一日两餐,“朝曰饔(yōng),夕曰飧(sūn)”,清晨吃饔食,傍晚吃飧食。
 这两餐是正餐。
 期间饿了怎么办?
 农忙时节,有条件的人家中午会加一顿。
 平日里,早上煮一锅粥,饿了就回家喝粥水,补充水分和体力。
 富裕的人家,饿了可以吃水果糕点;
 住在城里的,还可以在中午开市后,去街上买胡饼、吃面。
 吃两顿正餐,一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睡得早不用再吃饭。
 二是粮食匮乏。
 大多数人都不富裕,有眼色懂人情的,不会在饭点串门、也不会长期在别人家蹭吃蹭喝。
 因而李善说借住,首先送上一匹绢做食宿费,张川柏一进门就把这件事说明白。
 ……张衍和吴秀嘴上说不要,心里更舒服。
 卢照邻跟张川柏熟悉,没有直接给钱,而是带了笔墨纸,以编书的名义跟张川柏共用。
 这些东西的价值,够住两三月啦~~
 邻里亲眼看见板车上的大筐小筐,暗暗称赞两个小郎君明事理,还羡慕张家来贵客。
 你好我好,才能宾主尽欢。
 夏日的鲜笋带有一点微微的苦涩,和猪骨头一起炖煮,风味独特。
 客人喝骨头汤,张川柏用小木勺吃猪脑。
 清理干净血丝筋膜,又加入姜葱去腥,异味不重口感嫩滑,跟吃豆腐一样。
 李善看张川柏吃得香,犹豫要不要试一试。
 他是来考察张川柏的,目前看来……能吃会吃,是未来小师弟的一个优点。
 “尝尝?”张川柏接触到李善的目光,笑着问。
 李善迟疑片刻,好奇心占上风,舀了一勺猪脑到自己碗里。
 ……尝试做一次“不合礼”的事。
 张川柏低头微笑,《礼记》是经典,但人也不能处处在“礼”的规范下生活吧?
 吃到七分饱,张川柏的脑袋开始运作,想起自己忘了什么。
 “裴明府送来三箱钱?”张川柏惊喜地问。
 “不是钱,是一套《文选》,有钱都没处买啊!”张衍微微笑道,“不愧是河东裴氏,出手就是大方!”
 大都督府长史李袭誉当众夸赞三郎,裴英就当众提出送书。
 人果然要自己有价值,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
 张川柏听到是全套《文选》,目光顿时落在李善身上。
 李善继承曹夫子的衣钵,专门研究《文选》,小小年纪已经开始给《文选》做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