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锦鲤小郎君》最新章节。
			     张川柏强烈要求新开垦的地多种大豆,是为了榨油。
 此时的食用植物油以麻油为主……“油通四方可食与然(燃)者,惟胡麻为上”。
 《齐民要术》中的“韭菜炒鸡蛋”、“姜葱炒鸭子”菜谱,用的都是麻油。
 但张川柏觉得麻油炒鸡蛋还行,炒别的菜就不香了。
 “春种一粒豆,秋收万颗豆。到秋天,我们就可以吃豆油煎豆腐,豆油炒鸭子啦~~”张川柏快乐地拔草。
 据说炒菜直到宋代才得以普及,一是冶铁技术发展,宋代铁锅不再稀罕,市井间常见;
 二是榨油技术发展,宋代庄绰《鸡肋编》一书中介绍的食用植物油多达六种。
 梦里有个叫“山的那边”的八尺美男子说,在唐代开饭馆卖炒菜,能发家致富哟~~
 张川柏畅想,到时候定制一口铁锅,豆油滋滋响,实现炒菜自由~~
 张衍只是笑笑,不打击小三郎的干活积极性。
 ……如今也有豆油,主要作为药用,医师说“豆油味辛甘,性冷”。
 没有作为食用油的原因嘛,如今大豆的出油率远远不及胡麻,榨出来的油杂质还多。
 麻油经过几百年的选择而胜出,是有必然原因的。
 但是不要紧,多种豆子没有坏处,豆子用途多着呢~~
 ……
 今日张川柏跟阿耶进城,他家的猪、牛、鸭子都由互助合作社的孩子帮忙照看。
 夕阳西下,小孩子们嘻嘻哈哈,赶着一群大大小小的牲畜回家。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眼前的一切如一幅生动的画卷,似乎一代一代,周而复始。
 张川柏跟着阿耶干完地里的活往回走,听到笑声望过去,再次感受到互助合作的好处。
 “以后有什么新农具,我们农社第一个用!全江都第一份!”张川柏跑去接自家萌萌,发出豪言壮语。
 赶着牛的柱子响应:“好!我们农社也要有一个最响亮的名字……叫‘张家湾第一合作社’!”
 另一个孩子反对:“不好听!要叫……‘旭日合作社’!”
 “叫红太阳!”
 “哞哞!”
 小孩子们各抒己见,觉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川柏来决定吧!”小孩子们争执不下,齐齐看向来。
 张川柏想了想:“真的要起?那就要‘南门里第一合作社’吧!”
 格局大一点!
 张家湾和陆家庄都在江都南门外,被归为“南门里”。
 这不是比“张家湾第一合作社”大气?
 “……可我还是觉得旭日好听。”有小孩子不服气。
 张川柏做农具是很神,但起名不太行啊!
 关键时刻,柱子站出来:“不是说听川柏的吗?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日后川柏是我们几家孩子的老大!将来长大了,我们拥护他做里正!谁赞成?谁反对?”
 “赞成。”小孩子们立刻说。
 老大做里正,我们就是副里正。
 张川柏:“……诸君如此厚爱,在下唯有接下这份好意。”
 “哈哈哈……”远远看见二兄回来,张川柏大声说:“二兄,今后我是你的老大,你也听我的!”
 张京墨不紧不慢地走过来:“你说什么?谁大?你问过大兄了吗?”
 “走走走!回家吃饭去!”张京墨挥手让别的孩子回家。
 “对哦!我阿娘今日煮豆腐!”柱子立刻跑了。
 张川柏:“我的肉!我的炖肉!”
 他也一溜烟跑了。
 张京墨笑着叹气,将牲畜带去安置好,又去洗干净手脚上的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