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第七十八章 文化与经济的必然联系(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最新章节。

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不然又被他带着跑题了。

“今天咱不聊打仗的事。”

“今天的主题是文化与经济的联系。”

听了这话,朱樉身子坐正,认真听着对方讲课。

“说到底,老百姓除了种地,没有其他的生财之道,而国家的税赋又主要指望这些老百姓,这才是根本问题。”

“如果老百姓挣的钱多,不管朝廷怎么招贤纳士,军队怎样扩充,皇上随便怎么折腾,这些都不事儿。”

“反之,像你刚才说的那样,没钱供养,干脆不养,完全就是昏招。”

闻言,朱樉知道自己所说的就是屁话,也不敢犟嘴。

恭恭敬敬给林澈满了杯酒,接着往下听。

“算了,我就随便讲,你随便听,能懂就懂,不懂也无所谓,回头慢慢琢磨。”

林澈夹了块肉,再喝口酒,一起咽下,这才说道:

“中华民族,是从华夏人到汉人、唐人一直延顺到现在,构成了五千年的历史,更是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史。”

“中华历史雄伟壮阔!”

“民族统一,民族凝聚,这个民族才能坚不可摧。”

“然,中华民族起初也不是统一的,构不成一个文化共同体。”

“各民族之间互相看对方不顺眼,为争夺资源,今天我打你,明天你打我,没完没了的折腾。”

“那个时期,还不能称之为一个民族,甚至可以说是一盘散沙。”

“历史上的先辈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顿了顿,林澈继续说:

“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简而言之就四个字:文化统合!”

“先求同,再存异!”

“求同是一个国家,存异是两种制度,继而促进文化的认同。”

“一百年,两百年过去了,有了文化认同感。”

“草原上的鲜卑族,逐步与中原汉人融合,鲜卑族与汉人互相通婚,逐步汉化。”

“逐渐的你和我差不多了,大家可以一起过日子,不会再打架了。”

“是不是这个道理?”

朱樉听到这里,感觉像听天书一样,脑子里一片浆糊,只是木讷的点点头。

“还有,辽国的北院南院制度,成不成功?”

“很成功!”

“这些都离不开汉文化的强大,如果汉文化不强大,根本也不会同化契丹文化。”

林澈有条不紊道:

“再比方说,宋和辽的边境贸易,发展的很好,辽最终被汉化…”

“更北面的金国更野蛮,金灭掉了辽,宋金的边贸,又把金给汉化了”

“金后来被蒙古所灭,蒙古人南下,打败了南宋,可用了不到一百年时间,就把蒙古人汉化了。”

“是不是?”

“故此,经济携带着文化!”

“两者密不可分!”

听到这。

隔壁的朱元璋顿时茅塞顿开,原本错综复杂的思绪,犹如抽丝剥茧一般理顺开来。

“原来如此…”

朱元璋手按在椅背上,脑子里瞬间联想了许多,激动道:

“林先生剑锋所指,原来是这里…”

“不动刀兵,不起战事…”

“收割四海八荒的财富,让大明屹立不倒!”

朱元璋忍不住站了起来,在密室内踱步:

“形成文化共同体…经济携带文化…说的真好,简直妙不可言!”

“真是绝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